• 71阅读
  • 0回复

如何看待空置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13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如何看待空置率
  朱剑红
  报上经常提到房屋空置率。最近,一些报刊说,目前我国房屋空置率达19%,超过了国际警戒线(空置率10%至15%)。
  若果真如此,那么我国房地产业不仅是要敲警钟的问题,而是应该急停了。但事实是,这里所说的两个空置率不是一个概念,而且,我国从未有过官方统计的“房屋空置率”。
  国外的空置率概念是什么?据专家介绍,以美国为例,空置房是指中介机构手中可租可售、但半年以上未租出售出的房屋;空置率是由空置房除以全社会房屋得出。
  目前,我国的空置房是指竣工后尚未售出的房屋,而人们所说的空置率,多是用全部未售出的房屋除以当年竣工的房屋。比较这两种概念,其差别非常大。首先是空置房的概念不同;其次是空置率的分子分母不同;第三是两者适用的范围不同。国外的空置房既有新房,也有旧房,其空置率概念是指微观经济现象,主要被用来指导居民流动的可能性。而国内的空置房仅指新房,本来只反映一部分市场情况的空置率,被许多人当成判断房地产整体形势的指标。把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是不科学的,所以,据此得出的我国房屋空置率超过国际警戒线的说法也缺乏根据。
  尽管我们要对“房屋空置率”有一个准确的理解,但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是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各种信息表明,在一些地方,房地产过热的情况确实存在。而高档住宅供给过大、中低价住宅稀缺,更是在很多大城市普遍存在。据了解,在商品房空置量上升的同时,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并开始着手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目前我国关于商品房空置指标的设置不尽合理,把刚竣工待销售的商品房全部纳入空置范围,使得商品房空置量不够真实,与国外有关指标无法比较,难以对市场运行情况作出及时准确判断。
  近年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比重为6.6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是17.05%。修改完善我国商品房空置面积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可靠的房地产预警机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是一件应该尽快做的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