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他的活比工艺品还精湛——记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一汽工人李凯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13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建设者风采

  他的活比工艺品还精湛
  ——记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一汽工人李凯军
  尹永生 邢丽娟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一个曾经练过拳脚,一掌能击碎两块砖头的一米八五的东北汉子,竟然能在钳台上做出比刺绣还要精细的活。
  “勤学苦练,用心去领会,用脑去干活”是李凯军工作的最高原则,也是工友们对他的评价。2000年秋天,李凯军参加沈阳首届国际技能大赛。那次比赛的考题是制作由8个单件加工后组成的钢模组合体,要求组合精度、配合间隙0.02毫米(头发丝的1/4),最小工差为0.007毫米。经过7个多小时的角逐,只有4名选手完成了作业。“当我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时,全身像被雨淋了似的,汗水顺着裤脚往下淌,地上汪了一摊水。”李凯军赛后回忆说。那次,他战胜国内外121名选手,夺得亚军。
  李凯军1988年从一汽的技工学校毕业,10年来埋头五尺钳台,不断挑战自我,创造性地把自己的技能应用到企业的实践中去,成了一名一级操作师,为此一汽还奖励他一台捷达轿车。
  一汽铸模厂党委书记刘树芳说,李凯军已成了厂里打开市场、赢得效益的一张“名牌”。只要一提李凯军项目准能做成。据统计,近5年来,经他手加工的模具已有几百种,总产值达到700多万元。去年,集团公司把新解放车的关键件变速箱上盖的模具制造任务交给了李凯军,他采用8种改进手段,把原来规定的6个月工期,缩短到两个半月,不仅为新产品投放市场赢得了宝贵时间,而且为公司争得了荣誉,这个模具压铸件在当年上海压铸产品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
  李凯军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成为一汽全体员工的榜样。车间主任给他算了一笔账,说他一年完成工时7000多小时,相当于干了3年的活;工人们风趣地说,他这10年已经把他一辈子应该干的活全干完了。而他那贤惠的妻子却为他作了个总结,说他2002年只休了4天,这4天有两天还“泡”在图书馆里。
  2002年12月12日,先后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突出贡献技师的李凯军,凭借一个比工艺品还要精湛的汽车压铸模型,登上中华技能大赛的领奖台。这是我国政府为技术工人设立的最高奖项。“荣誉有了,名气有了,车也有了,你还缺什么呢?”采访临结束时,我们问李凯军。他笑笑说:“我就缺时间。”(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