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乌克兰经济稳步增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14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乌克兰经济稳步增长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黄晓东
  去年12月26日,乌克兰议会最终通过了2003年国家预算案,这标志着近两个月的“预算之争”宣告结束。预算案规定,乌2003年预算收入为500亿格里夫纳(1美元约合5.33格里夫纳),支出为520亿格里夫纳,赤字为20亿格里夫纳。
  乌总统库奇马对议会通过预算案表示欢迎,他将对预算案进行分析后再决定是否签署。总理亚努科维奇指出,预算案得以通过是政府与议会相互妥协的结果,政府坚持了原则立场,该预算案是现实可行的、平衡的。
  1991年独立后,乌经济连续8年下滑,最近3年出现持续增长的势头。库奇马前不久强调,乌经济是在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背景下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2002年1—11月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1%,工业产值增长6.3%,同时,格里夫纳币值保持稳定。据乌国家统计委员会提供的数据,2002年1—10月,居民收入同比增长21.9%,人均工资升至368格里夫纳。国家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达到45亿美元。
  此间分析认为,乌经济持续增长有赖于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扶持传统农业和服务业。乌经济向来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乌加大对农业和服务业的投入,增加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了产业结构。其二,开展经济外交,扩大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在乌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乌强调外交为经济服务。去年,乌与主要贸易伙伴俄罗斯、欧盟的贸易额明显下降,但乌及时扩展了与亚非国家的贸易往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损失。此外,乌政府推动私有化等各项经济改革进程,加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谈判,为经济发展注入资金。
  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影响乌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
  第一,国家债务负担沉重。截至2002年11月,乌国家直接债务总额为117亿美元,其中内债为38亿美元,外债为79亿美元。2003年需偿还的内外债总额近15亿美元,这无疑是一个沉重包袱。第二,出口形势严峻。传统优势出口商品是冶金、化工、军工产品,经济对外依赖性强,而乌正面临20多个国家和组织的反倾销调查,出口产品受到配额限制,这必将冲击经济的发展。第三,乌政局不稳,2002年乌政局动荡不安,议会反对派与执政当局争斗激烈,今年局势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此外,美国指责乌向伊拉克非法出售“铠甲”式雷达系统事件尚未完结,“售武丑闻”影响了乌的国际形象,这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消失。
  由于投资增长不利加之内需不足,乌对2003年经济发展速度持审慎态度。据乌经济部预测,乌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4%,通货膨胀率为6%。
  2003年1月底,乌新政府将出台“2002—2011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10年战略构想”,解决乌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达到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吸引投资以及提高政府与议会合作水平等目的。(本报基辅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