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分析收入问题的一把钥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14
第9版(理论)
专栏:

  分析收入问题的一把钥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邹东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怎样加深对这一重要论断的理解呢?生产要素所有权及其权重理论为我们认识、分析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以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一把钥匙。
  关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的收入问题。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又主要包括生产工人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可以看作是其劳动力所有权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力拥有所有权,他付出了劳动,就必然要取得回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比较复杂,其中既有劳动收入,也有非劳动生产要素收入。这里先分析劳动收入。经营管理者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决策、指挥、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管理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而在价值创造中,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具有更大的权重。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细胞,企业家是企业的轴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的历史已经证明,廉价的企业家制度必然导致高昂的企业运行成本。如果存在灰色、黑色、腐败成本,最终会使社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建立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企业家制度。
  关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问题。在任何社会生产中,都必须投入非劳动生产要素——资本、土地、知识、技术、信息等。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非劳动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只转移价值。或许有人会问,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其回报又从何而来?按照生产要素所有权及其权重理论,属于特定所有者的非劳动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其所有者必然要索取回报,即资本——利息,土地——地租,股票(证券)——分红,专利(知识产权)——专利收入等,回报的大小取决于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权重。
  关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收入问题。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如国家公务员、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参加社会再分配。这部分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与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一样,也要平等地获取其劳动力所有权的回报。
  国家公务员特别是政府官员担负着宏观调控和维持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责任,其决策水平和工作质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大的权重。历史经验表明,政府官员收入太低,是腐败滋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国家对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的收入,都定位在中等偏上水平。
  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尽管已有一部分市场化了,但这部分劳动者的收入主要是由国家预算确保的。在当代,科技发明、发现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在经济运行中的权重相当大。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市场化后,科技工作者获取较高收入已被社会各界认同。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很难市场化,但其贡献是十分巨大的,该领域的工作者也应取得较高收入。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似乎与价值创造的距离更远,但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也可以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时代。
  教育部门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部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长期和深入的。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往往相互交叉或同为一体,二者的劳动和劳动收入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一,他们的劳动都属于复杂劳动,在社会再分配中应当有较大的权重,国家应该给予其优厚的报酬;其二,他们的工作都属于相对弹性化的工作,一方面从国家预算获得收入,另一方面又在弹性时间部分市场化,如出版著作、承担课题、讲课以及从事社会兼职等,均可获取预算外收入。
  关于私营企业主的收入问题。私营企业主是劳动者、企业经营管理者、非劳动生产要素所有者兼于一身,因此,前面关于生产过程中直接生产劳动者、企业经营管理者和非劳动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分析,可以用来综合分析私营企业主的收入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