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黑脸包公”和他的过硬队伍——石家庄市纪检监察工作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14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本期聚焦

  “黑脸包公”和他的过硬队伍
——石家庄市纪检监察工作纪实
梁铁斌 康玮
1997年底,人称“黑脸包公”的姜瑞峰任河北省石家庄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后任市委副书记。
5年多来,在市委领导下,姜瑞峰带领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大胆查处案件,全力净化全市政治环境,成为党和广大人民信得过的忠诚卫士。
5年中,石家庄市纪委、监察局先后33次被中央纪委、国务院纠风办和河北省委、省纪委通报表扬,每年查处的大要案数量居河北省首位。
“监督别人,自身先接受监督”
姜瑞峰是个名人。他曾因不惧凶险查处魏县特大假酒案而名闻遐迩,电视剧《黑脸》的播出,更使他成为省内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他先后获得“全国模范纪检干部”、“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反腐败勇士”等光荣称号。
荣誉是动力,也是压力。上任伊始,摆在姜瑞峰面前的一大课题,是如何带出一支让党组织靠得住、让群众信得过的纪检监察队伍。他上任不久,就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提出了“想干、敢干、会干”的思想。他说,纪检干部必须具备牺牲精神,“没有牺牲精神的纪检干部是不称职的纪检干部”,“没有牺牲精神的纪委书记是不称职的纪委书记!”
怎样做到称职?首先政治上要过硬。市纪委、监察局先后开展了“理想、信念和纪律”三项教育,以“管好自己,干好工作,带好队伍”为目的,在全系统开展了谈心活动。2001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之后,开展了以“学决定、转作风、树形象、创佳绩”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他们还组织纪检监察干部登台演讲:“我怎样做一名让组织靠得住、让群众信得过的纪检干部”……
为提高纪检监察队伍的政治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市纪委每季度举行一次闭卷考试,并将考试成绩装入个人档案,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各处室设立了由主要领导兼任的思想政治工作员,办案点上设立临时支部。
光有内部监督还不够,阳光之下才不会产生腐败。1999年8月,市纪委向全市各界发出800多封征求意见函,并派出4个调研组,开展万人社会大调查,广泛征求对市纪委的意见和要求;2001年又成立了常设巡视组,专门负责对全市纪检机关和纪检干部的行为进行暗访和监督。在去年全市开展的百万人行风评议活动中,市纪委、监察局主动要求列入被评议对象,并通过电视台、报纸向社会公开作出10项承诺。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全市范围内聘任了100名义务监督员,专门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监督。姜瑞峰认为:“要想监督好别人,自身先要主动接受监督。”
“集中力量办大案”
石家庄市纪检监察部门一直面临着人手紧缺与案件数量多的矛盾。
怎么办?在查案上,石家庄市纪委、监察局确立了“宁查少、不查小,集中力量办大案”的原则,集中优势兵力,敢于动真碰硬,全力查处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他们确定了查处案件的5个重点:一是查处既不勤政、又不廉政,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严重的重大案件;二是查处贪赃枉法、残害无辜的典型案件;三是查处弄虚作假、严重危害国计民生的案件;四是查处玩忽职守、造成严重损失的案件;五是查处违法施政、严重伤害人民感情的案件。自1998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计立案查处各类案件7074件,其中大要案2674件,移送司法机关193人,涉及县处级干部135人。
集中力量办大案,常会收到“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效果。1998年4月,新乐市石油公司经理陈新光酒后驾车撞死人后又找人“替罪”,影响极坏。接到举报,姜瑞峰连夜召开书记会研究,并指派一名副书记带领办案人员连夜展开调查。经过50余天的昼夜奋战,不仅查明了陈新光撞死人的问题,还带出一起涉及27人、违纪资金总额600余万元的重大经济串案、窝案。
1999年初,中央提出清理医药行业不正之风。姜瑞峰亲自担任组长,组织机关40名精干办案人员,深夜统一行动,对各大医院、医药公司同时查封账目,发现案件线索连夜调查,共查处80余起案件,震慑了不法分子,当年为患者减轻医药负担1.26亿元。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专门介绍了石家庄市以办案手段抓纠风的经验,国务院纠风办组织13个省在石家庄召开了经验交流会。
“下访工作队”与反腐“110”
每次面对来到机关门口上访的群众,姜瑞峰心里都极度不安。他想,为什么要到群众来上访了,我们才发现问题?把“上访”变成“下访”多好!
在姜瑞峰的倡议下,市纪委从机关选拔了17名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同志,组建了“下访工作队”。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下访工作队”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查处各类案件数千起,处理违法行政、欺压百姓的乡村两级干部200多名。老百姓称“下访工作队”是反腐“110”。
2001年6月,“下访工作队”在某市“下访”中获悉,6月16日清晨,某镇副镇长张保义等非法拘禁、打死打伤无辜群众。“下访工作队”连夜前往调查处理。最后,张保义被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公职,涉案的6名责任人被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该市市委主管副书记、副市长也被追究责任。
姜瑞峰和他带出的这支队伍,对坑害普通老百姓的行为嫉恶如仇,把维护老百姓利益看得比山还重。“下访工作队”不但查处违法案件,还及时让权益受到侵害的老百姓感受到党的温暖。
平山县大吾乡是个经济不发达的乡。1999年春节,乡里的280多名教师的工资已3个月没发了,而该乡领导却新换了一辆进口轿车。“下访工作队”迅速出动,查实后将该车按程序拍卖。之后,姜瑞峰亲自带领有关同志把一个个工资袋发放到教师手中。
一次,井陉县康庄村30名村民到市纪委反映,村干部私分救灾款。市纪委派人查处后,迅速和化肥厂联系,将收缴的救灾款以出厂价买了化肥,姜瑞峰带着车队颠簸50余公里,把化肥送到村里,当场发给群众。不少农民流下了热泪。一位70多岁卧床多年的老人硬是让家人把他抬到分化肥的现场,老泪纵横地说:“你们真是活菩萨啊!”
2001年5月下旬,姜瑞峰向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发出了一封开展“与民结亲”活动的公开信,建议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资助部分贫困学生和不幸孤儿,使他们能和正常人家的孩子一样读书,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姜瑞峰带着妻子和女儿,行程150多公里,到偏远山区,包下了平山县南苍蝇沟村阎春江等7名贫困孤儿的学杂费。市纪委机关和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干部职工慷慨解囊,捐款捐物达16.07万元,与177名贫困生结对帮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