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写给关内植棉区的人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1-17
第2版()
专栏:

写给关内植棉区的人们
本报记者 沈石
新疆生产建设部队的指挥部经常接到从关内产棉区寄来的信,写信的人有的要求介绍玛纳斯河流域棉花丰产的经验,有的要求赠送优良的棉种,有的想派人前来学习。生产建设部队的人没有辜负远方朋友的期望,他们写了许多封回信,拨出了成百吨经过粒选的棉籽,还把创造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全国最高纪录的刘学佛和别的几位同志派到河南安阳县和上海市,传播植棉经验。但是,信件还是不断地寄来。玛纳斯河流域的男女战士们从报纸上看到关内的产棉区要推广新疆的棉花丰产经验,他们说:我们的经验还不多;不过,让那儿的人知道我们走过的一段路,也是有好处的。
先认识他们
朋友!假若你们有机会来到玛纳斯河流域的西戈壁,访问那儿某部三连的战士们,他们一定会说:“我们连队里,有许多同志只是在解放后才开始种棉花,有的在家乡连棉苗也没见过哩!”可是,这个连,1955年有103亩棉田,每亩平均产籽棉945斤;其中有45亩,每亩平均产1,004斤。离这个连不远,就是刘学佛排的棉田。这个排的战士,1955年种了491亩棉花,每亩平均产籽棉550斤;其中有14亩棉田,每亩平均产1,195斤;其中又有1.05亩地,每亩平均产1,392斤。这个排有26名战士,从前都没有种过棉花。刘学佛现在虽然是植棉能手,他过去是不是也种过棉花呢?说起来,他只在8、9岁的时候帮助他父亲拔过几次棉田的草;11岁,他给地主放牛;14岁,被蒋匪拉去当了兵。他们的丰富的植棉经验是在解放后短短几年里积累起来的。
打破了一个陈旧的说法
玛纳斯河流域有着大量的荒地。1949年,人民解放军某部来到这里。为了减轻新疆各族人民的负担,战士们用砍土镘、二牛抬杠开垦出大片的荒地,种上了冬麦、水稻和玉蜀黍。
1950年,这支部队准备试种棉花。乌拉乌苏农场的生产顾问巴拉提老汉听到了,惊奇地说:“我种了30多年的庄稼,从没有在这一带见过棉花。”“天山以北天气冷,不能植棉。”多少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玛纳斯河流域无霜期只有150天左右,夏季经常刮着干燥的西北风,昼夜之间气温相差很多;可是,夏季日照长,适于棉花生长。这里的土地有的含有盐碱,有的是重黏土;可是腐植质层相当厚。终年积雪的天山,源源不断的雪水,可以用人工控制来灌溉。以王震司令员为首的生产部队的指挥员们,曾经是陕北南泥湾开荒的老手。他们虽然没有种过棉花,但是他们信任科学,他们有着创造性的工作态度和征服自然的雄心。他们分析了一切条件,不顾各种各样反对的说法,肯定了玛纳斯河流域可以植棉。
初次植棉,大家都很生疏。播种的时候,有的撒播,有的点播。个别连队用开水泡种,把种子烫死了。有的把种子泡出了芽,一撒到地里,便枯萎了。播种的时间,前后相差十多天;东边的田里已经出了苗,西边的田里,刚开始播种。更谈不上密植、整枝和中耕、施肥了。秋收结束,每亩产籽棉只有二、三十斤。
产量虽然低,巴拉提老汉却在这个地方初次见到了棉花。
每亩400斤
1952年冬天,苏联专家提托夫到了新疆。王震同志虚心地向他请教,提出了在玛纳斯河流域创造两万亩棉花平均每亩产籽棉400斤的丰产要求。
农场和连队的某些指挥员听到1953年棉花的计划产量,大吃一惊,感到从每亩平均二、三十斤突然跳到400斤,无疑地是“冒进”了。
有的战士俏皮地说:“就是加上棉秆,也达不到400斤。”
提托夫却说:“只要认真学习先进经验,保证能达到400斤。”
生产建设部队的党委坚决执行了新疆军区的计划和提托夫的技术措施,司令员陶峙岳也亲自到各农场动员和检查。
当春风解冻的时候,两万亩棉田的丰产运动开始了。
是怎样做到的
要使棉花的产量达到每亩400斤,做起来的确不容易。
今天,人们走进玛纳斯河流域的每座农场,总可以看到那干燥的消过毒的房子里,放着一袋袋的棉籽。这些棉籽都是战士们一粒一粒选出来的。然而,1953年播种前的情形是怎样的呢?棉籽四处乱堆,有的棉籽里混杂着向日葵和玉蜀黍的种子。当指挥部规定要粒选棉籽的时候,战士们不乐意。在泉水地农场,战士李福恩正在选棉籽,团长到连队来了。李福恩问团长:“为什么棉籽要一粒一粒地选呢?我父亲种了一辈子棉花也没有这样选过。”李福恩家住在河南洛阳,他家乡怎样植棉,他知道得很清楚。
“你知道为什么要粒选棉籽?”团长问。
“还不是提托夫给我们找麻烦。”
“你到过畜牧队吗?”团长又问。
“到过。”
“绵羊配种,为什么要挑好的公羊?”
“团长!不用说了,我明白了。”
定苗的时间到了,农场指挥部规定定苗要使用定苗尺,每亩要留足7,500株。战士们听了,思想很混乱。
“留这么稠,棉花会挤死的。”
“留这么稠,不会结桃。”
当连队的指挥员在田间的时候,战士们便使用定苗尺;指挥员一走开,定苗尺就被丢在一边了。乌拉乌苏农场三连连长看到战士侯世文正在定苗,走到侯世文跟前,问他为什么不用定苗尺?
“我的两只眼睛就是尺子,两只手也是尺子。”侯世文这样回答。
连长检查已经定过的苗,发现苗留得太少。
“你为什么留得这么稀?”
“不密不稀,二千六七。我们家乡陕西岐山县草厂村的人,谁不这样留苗呢?”
像侯世文这样的思想,在战士当中相当普遍。
各连队通过算细账的办法教育战士们克服保守思想;战士们认识到每亩如果留苗7,000多株,每株只要结10个桃,每个桃如果重3公分,产量就可超出400斤。
在最初一年推广先进经验中,每一项技术措施,例如中耕、施肥、沟灌、整枝等等,都是这样苦口婆心向战士们解释的。
这年秋收的结果,两万亩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402斤。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玛纳斯河流域每个植棉的人。
几年来,玛纳斯河流域的战士在植棉过程中,尝过辛酸,走过弯路,同虫害和病害,同变化无常的气候,同各种各样的保守思想,作过多少艰苦的斗争!关内植棉区的人们,你们记着他们所走过的一段路,就可以少走弯路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