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大江南北建奇功——海军北海舰队工程指挥部支援国家建设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07
第2版(要闻)
专栏:

  大江南北建奇功
  ——海军北海舰队工程指挥部支援国家建设纪实
  陈万军 顾曰波 夏昭敏
  海军北海舰队工程指挥部常年转战大江南北,出色地完成了60多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的援建任务,被誉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工程劲旅。
  重点工程挑重担
  长江三峡导流明渠的江底,潜伏着4.5万立方米的暗礁,是整个工程的一大障碍。在大江截流进入倒计时的关键时刻,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领导向北海舰队工程指挥部紧急求援。工程指挥部炸礁队受领任务后,官兵们在噪音达120多分贝的现场,昼夜不停地施工,连续苦干一个多月,终于“啃”下了硬骨头,确保了大江按期截流。
  为了开发黄河三角洲丰富的资源,国家决定在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市建设一座大型港口。这里淤泥流沙特别严重,被外国专家列为“建港禁区”。北海舰队工程指挥部的官兵肩负重任,在盐碱滩上安营扎寨。
  黄河口方圆百里没有砂石,整个黄河海港实际上是官兵们从几百里外的地方“搬”来的。统计表记下了一串惊人的数字:
  2900多个日日夜夜,官兵们共搬运沙、石、
  土130万立方米,一方一方垒起来有1300多公里长,汽车运输沙石的总行程相当于绕地球37圈。经过官兵的艰苦奋战,黄河海港终于建成。
  科技创新攻难关
  去年11月19日上午10时21分,我国首座重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三期一号机组,在浙江海盐成功并网发电。人们在欢庆胜利的时候,没有忘记为建设核电站立下汗马功劳的海军工程部队官兵。
  秦山核电站取水口工程首先要开挖4条宽7米、深13米、长231米的沟槽,要求从岩石上一次爆破,爆破后岩面必须光滑平整。为此,工程指挥部组织技术骨干多方接受培训和反复试验,终于掌握了最新技术。爆破那天,随着“轰轰”的爆破声响过,测震仪准确测下了每秒2米的震速,震动数值达到了国际标准!接着,官兵们又采用梅花钻孔新技术,实施水下预裂爆破一次成功。岩面竟像刀切豆腐一样平整。外国专家惊呼:“奇迹!奇迹!”
  多年来,官兵们大胆探索,群策群力,共革新技术40多项,填补国内水下炸礁技术空白7项。
  四海为家为人民
  近年来,北海舰队工程指挥部的官兵南到西沙永兴岛,北至辽宁营口,西到四川龚嘴,东至沿海开放城市,足迹遍布全国10个省、20多个县(市)的30多个港口。他们常年在外施工,住工棚,睡地铺,风餐露宿;顶烈日,斗严寒,露天作业,唱响了一曲曲奉献之歌。
  引黄济青工程是山东省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由于施工点远离市区和村镇,官兵们没有水吃,只好在浑浊的河道边挖水坑,蓄水饮用。在引黄济青的3年时间里,官兵们喝了3年的苦水。当滔滔黄河水流入青岛时,山东省委、省政府将一面“引黄济青造福人民”的锦旗赠给了这支英雄部队。
  大连大窑湾集装箱码头是世界银行贷款的国家重点工程,码头基槽有5000立方米礁石急需炸掉,工期每耽误一天,就要罚款20多万元。建设单位找到了北海舰队工程指挥部。当时,气温在零下十几摄氏度,寒风刺骨,平台甲板上结满了冰。官兵们施工时,泥水喷在油腻的工作服上,很快就结了冰,像盔甲一样。下了平台,脱下工作服,都能敲下一堆冰。官兵们在寒冷空旷的海面上鏖战30多个昼夜,终于提前搬走了“拦路虎”,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据新华社青岛2月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