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伦敦的春节庆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07
第3版(国际·体育)
专栏:大千絮语

  伦敦的春节庆典
  施晓慧
  大年初二,我应邀参加英国伦敦华人社区的新年庆典。其规模之大、气氛之热烈远远超乎我的想象,不禁感慨系之。
  先说庆典的地点,早不是逼仄的唐人街一隅,而是在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这广场背靠著名的国家美术馆,面对庄严的纳尔逊纪念碑,两旁圆形大喷水池温文尔雅,平日有成群的鸽子在附近嬉戏,每逢圣诞,这里都是庆典的主场之一。历史上伦敦华人社区的春节庆典多在唐人街举行,随着华人社区的发展,从1987年开始,庆祝活动移到唐人街附近的莱斯特广场;2002年,庆祝盛典又发展到在特拉法加广场举行。这种场景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人社区地位的不断提高。
  再说政府的重视,不仅中国驻英国大使查培新出席并致祝辞,大伦敦市长、西敏寺市长等地方政要也都到场助兴。此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和保守党、自民党领袖分别发来羊年贺词。布莱尔在贺词中说,春节显示春回大地、播种耕耘。春节固然是华人的重要节日,但很多英国人士也在享受各地的庆祝活动。春节在团结不同社区及彰显不同文化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本地市民的踊跃参与更是一年胜过一年。2日,出席特拉法加广场庆祝活动的人数近万,而从莱斯特广场到唐人街更是挤得水泄不通。放眼望去,挽着手的夫妻、扛着孩子的父母、举着气球和小龙纸花追逐奔跑的少年……当地人远远超过了华人。连舞龙的队伍里都是黄头发的青年居多。人们跟着主持人一遍遍用粤语高喊“恭喜发财”,煞是有趣。英国《金融时报》在第二天刊登了特拉法加广场上舞龙的照片。据当地《星岛日报》报道,除夕之夜,泰晤士河千年桥头还举行了大型焰火晚会,吸引了上万观众。华人文化显然正在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在庆典活动期间,唐人街附近还有一个小型的《伦敦华人历史图片展》。从这个展览不难看到,华人社区的状况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是辛酸和艰难的,华人社区的迅速发展和扬眉吐气是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的,也是与中英关系的不断改善同步的。它不禁让我联想到几天前参加英中商会迎春活动的情景,每位嘉宾面前一本介绍中国十二生肖的小册子引起了国会议员和商界巨头们的兴趣。约克公爵还用小册子上关于羊年的说法作为讲话的结束语。
  其实,即使从鸦片战争算起,中英交往已超过了160年;从19世纪初华人社区落户伦敦,至今已有近200年,但中国民间文化受到英国人普遍、平等的看待,只是最近20余年的事。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并已惠及海外华人。国强才能文化兴。身处异邦,体会尤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