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常下乡”不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3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读者论坛

  “常下乡”不难
江苏盐城市 征跟东
  年终岁尾,又见许多沉寂多时的集镇、村头响起了锣鼓、唱起了大戏、走来了专家、发起了科技资料。“三下乡”活动确实让乡亲们尝到了甜头,但往往“热闹一阵过去,大家各自东西”,这样的好事常常要隔三年两载,乡亲们苦苦期盼的“常下乡”真的那么难吗?
  笔者连续几年跟踪报道“三下乡”,发现这些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一开始,相关单位只是例行公事而已,组织一些演员、专家,浩浩荡荡地开到集镇。乡镇领导则忙着下通知、写标语、插彩旗、腾场地、排饭局。资料撒完,锣鼓响过,已到午饭时间。午后再派几个专家到田头、鸡场、鱼塘转一圈,讲一些大而化之的技术要领,挥挥手回城去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乡亲们不实惠,乡干部也不乐意。
  几年后的今天,情况已有所不同。前些天笔者随盐城市几位涉农专家到滨海县陈涛乡送科技,发现一些专家与种养大户亲热得很,谈得十分投机。专家们不但将单位电话相告,还将手机、家里电话写到大户的通讯录上,关照他们:“有事就打电话,进城就到我那里坐坐。”8位专家当场与大户们签下科技承包协议,将常年为他们播洒科技“及时雨”,协议同时也明白地写着:大户们“须从收益中提供适当的报酬”,有的连百分比都写得清清楚楚。对此,有关领导坦言,这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让专家与农民实现双赢,将专家的心拴在农村,不必担心他们不“常下乡”。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随着体制的改革,他们从立项伊始就必须瞄准农民、瞄准市场,而要把科技成果推广下去,也得手把手地教农民们干。下乡时间越长,农民得益越多,科技人员的成就感就越强,收入当然也会随之增加。现在,科技人员“常下乡”根本不用领导动员。市水产站、林业站的变化就更大了,那些负有更多推广责任的科技人员,下乡传技术是家常便饭,年轻人的业务水准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盐城市的部分文艺团体也早就坐不住了,到农村演出、取材勤快得很。盐都县文化馆的演员一年要有200多天在乡下演出。阜宁县一个快吃不上饭的淮剧团自改革管理体制后,那淮腔淮调就整日价在乡间缭绕,新剧目一个接一个。笔者跟随他们演出,常听到村民们赞上一句:“他们一点不拿架子,与我们谈得来。”机制一变,这些城里的专家、演员们就有了下乡的内在动力,“常下乡”就顺理成章了。而在以前,专家们吃着“大锅饭”、演员们喝着“大锅粥”,下乡多属行政指派,“干好干坏一个样”,“搞形式”当然在所难免了。
  切实转变作风,再加上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改革管理体制,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常下乡”就不必千呼万唤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