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嘉树新株自栋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3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嘉树新株自栋梁
  王梦奎
  盛世而修史,逢十遇百而大庆,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当今天下太平,教育勃兴,沁阳一中于百年华诞之日而有新编校志问世,可喜可贺。
  沁阳一中的前身,虽然可以上溯到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创办的覃怀书院,但书院和近代学校是有实质区别的,犹如手工劳动和机器大工业之不同。把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覃怀书院改为覃怀中学堂作为沁阳一中的诞生纪元,是合乎学校发展的历史实际的。从覃怀书院到现在的沁阳一中,二百多年间曾经十数次更易其名称,一百年前的这次更名是实质性的转变,是从传统的书院到近代学校的标志。发生在此前四年的戊戌变法,对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有极为深刻的影响,也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革命的先河。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广泛领域的一大堆变法命令的具体成果,保存下来的只有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但是,其后近代学校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作为沁阳一中前身的覃怀中学堂就是其中之一,可视为失败了的戊戌变法生命之延续。
  学校的命运系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几经沧桑,发展到目前这样温饱有余而仍不富裕的小康社会。沁阳一中在艰难曲折中前进,正是国家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沁阳一中以其百年来的教育成果,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为了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教育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于历史悠久的沁阳一中寄予厚望。我相信,校志的编纂出版,将会有助于彰往而察来,鉴古而知今,把学校办得更好,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社会大变动和学校自身的大变动中,档案资料大量遗失,搜集不易;许多当事人作古,无法寻访,史料获取之难可想而知。我看过1997年的校志稿,深感编委会工作的难度。他们不遗余力,钩沉索隐,广搜博采,终于把沁阳一中的历史比较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在各个历史时期为沁阳一中的发展出过力的领导人和教师员工都得到纪念,这是非常之好的。经过近五年来的增补修订,新编校志想必更胜于前。这本新编校志,连同其编纂者的勤奋努力,现在已经成为沁阳一中历史的一页。
  说起来,我和沁阳一中已经有五十年以上的历史了。我是1955年暑期考入沁阳中学的,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和沁阳中学有过关系。当时中小学学制还没有统一,有暑期毕业的,也有寒假毕业的。1951年夏天,沁阳中学初中部招生,我刚读完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大胆前往应试,结果名落孙山,受到极大刺激。1952年我小学毕业,适逢沁阳师范初中部招生,考取了。因为统一学制,1955年暑期毕业。因为初中多读半年,基础比较扎实,周围学校当时有“王牌班”之说,报考沁阳中学高中部志在必得,自觉有些把握。沁阳中学于1956年更名为沁阳第一中学,我1958年暑期在这里毕业,进入北京大学。从十七岁到二十岁,在沁阳一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对我的一生有重要影响,是我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重要驿站。回首往事,在几十年的社会动荡和变革中,我能够坚守正道,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做了一点事,同在沁阳一中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饮水思源,我永远铭记着母校的恩德,感谢师长的教导,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校志编委会要我为新编校志写篇序言,自然义不容辞。于是写了上面这些话,并且把前几年做的一首怀念母校的七律,一并写在这里,作为对母校百年庆典的祝贺:
沁水苍茫出太行,
覃怀文教惠流长。
三年沐泽承甘露,
千里吟歌作颂章。
老去无端温旧梦,
闲来有绪望家乡。
春风和煦无穷意,
嘉树新株自栋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