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歌乐山的黄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3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歌乐山的黄昏
  李芹
  歌乐山已经被我想象了很多年了,虽然我从未见过她的真实模样,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她的向往和景仰。
  我是在成长的岁月中与她悄然相遇的。小说《红岩》、《革命烈士诗抄》曾极大地丰富、提升了我的情感世界,让我感悟到人格魅力的伟大、精神境界的崇高。我也由此知道了歌乐山上长眠着许多高贵的英魂,于是对她肃然起敬,并在心底预约了一次又一次庄严而神圣的谒拜。
  这个愿望在单位组织的西行活动中实现了。那天,已是黄昏时分,天阴阴地下着小雨。也许是上苍的有意安排,车子要回住所,歌乐山是必经之地,这正遂了我的心愿。
  听人说,歌乐山位于重庆的西部,一年四季翠霭深浓,遇有风雨则万籁齐鸣,丛林清响,古人会其意称之为“歌乐山”。
  然而,这样一个清雅的去处,在1939年至1948年间却成了人们谈之色变的“神秘魔窟”。国民党军统局在此专门关押、迫害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在这里,两种力量、两种意志曾进行过激烈的较量,并因此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不朽的魂灵。歌乐山由此闻名天下,成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爱国精神教育基地。
  我们到达歌乐山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傍晚的阳光恰到好处地勾勒出歌乐山苍劲雄浑的曲线,给原本碧翠的歌乐山又涂上了一层凝重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烈士雕像北靠巍峨的群山,掩映在苍松翠柏间,将“浩气长存”这一深刻的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小心地迈着步子,攀援而上,一路上,大家都很少交谈。我知道,在这种深沉的心境下,语言是苍白的。我的思绪也飘得很远很远,歌乐山在我的眼里变得空旷起来,历史和现实此时此刻在这里悄然相隔——我仿佛回到了三四十年代的山城,贫困、战争、掠夺、屠杀、强权、暴力,一切人类的苦难都在这里上演,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但具有正义的人们从未停止过斗争,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我的眼前幻化出江姐、许云峰等先烈们气壮山河的形象,我的耳边传来陈然大义凛然的《我的自白》的吟咏。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歌乐山啊,你的每一寸土地可曾浸透了烈士的鲜血,你的每一棵树木可曾见证了英雄的气节?!
  虽然我曾无数次地从电影、书本、展览中领略过“渣滓洞”、“白公馆”里刑罚的惨烈,但当我真正面对它的时候,仍不寒而栗。站在那间阴森恐怖的地牢里,环顾四周惨绝人寰的刑具,我似乎闻到了刺鼻的血腥味,我无法想象那些如我一样瘦弱的女子是怎样挺过这一道道折磨的。这是鉴别“人”与“狗”的大门,这是检验人格高下的地方!
  群山起伏,周遭宁静,我感到耳膜有轻微的压力。我禁不住问自己:“如果换了我,做得到吗?”歌乐山啊,你就像一服清醒剂,将我浸透、冲洗,告诫我无权挥霍生命、虚度人生。
  暮色中,我发现我的眼中噙满了泪水,为这悲壮的歌乐山,更为那些曾像花一样美丽过的生命。我朝着先烈们倒下的土地低下了我沉重的头颅,在心底里向他们献上最深的敬意。是的,也许岁月会改变山河,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将永远记住那些为正义而献出青春、献出爱情、献出生命的殉难者。他们精神的光辉将永存天地,启迪后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