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入冬以来天有点冷,雪也比往年多?记者就此走访了气象和农业方面的专家,请听——专家细说大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3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为什么入冬以来天有点冷,雪也比往年多?记者就此走访了气象和农业方面的专家,请听——
专家细说大雪
  本报记者 刘毅 蒋建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1月21日晚开始,我国大部地区再次出现了雨雪天气。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的消息,从24日起,我国中东部地区自西向东将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并带来降温。
  自1987年度冬季(1986年12月—1987年2月)开始,我国已经连续16年冬季偏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入冬以来的大雪格外引人注目。
  冷冬真的来了吗
  入冬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数次大范围的降雪过程。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峪介绍说,去年12月下旬,偏南暖湿气流和强冷空气在北方交汇,我国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明显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大部分地区气温出现了入冬后的最低值。今年1月上旬,强冷空气再次影响我国,和较强暖湿气流交汇,致使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下降,日平均气温下降5—8℃;南方大部分地区也再次出现明显降温和雨雪天气,部分地区气温出现了入冬以来的最低值;1月上旬,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陕西、新疆及广西等省区的局部地区平均气温出现了自1961年以来的最低或次低值。受持续低温影响,入冬以来黄河出现历史上少有的大范围封冻现象,凌情不断加重。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评价与应用服务室张强主任指出,去年12月1日至今年1月20日的平均气温与上年同期相比,除了青海、四川、新疆北部比去年同期高0—2℃外,其他大多数地区都比去年同期低,内蒙古、陕西、山西北部、东北北部等地要低2—4℃。
  到目前为止,这个冬季的平均温度比常年同期偏低,冷冬终于来临了吗?专家认为,目前还不能过早地下结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王永光主任告诉记者,实际上,从今年1月份的第二周开始,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气温回升天气,偏暖趋势明显。今年冬季平均温度可能比去年冬季低一些,但还不能断定是否会出现冷冬。由于整个冬季是从去年12月至今年2月,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等到冬季过后,才能根据统计数字得出科学结论。
  来自英国气象局的一则消息也让我们对“冷冬到来”的说法产生怀疑。该局近日预测,由于厄尔尼诺现象仍在持续,2003年全球气温将达到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高点。1998年曾经是“高温榜首”,而2003年的高温有可能超过1998年。一些科学家同意英国气象局的观点,在分析了2002年持续走高的气温后,他们已经发出同样的警告。
  大雪考验“雪科技”
  降雪对天气预报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周庆亮副主任介绍说,天气预报涉及多门气象学科,准确预报降雪尤其是初雪比较困难,要经过多个步骤:首先进行天气实况分析,根据各地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天气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现实和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气象要素场(如温度、湿度、风、气压等)、天气系统(如气旋、锋面、台风、龙卷风等)的发生、发展演变趋势等进行分析。其次,运用天气图预报、统计预报、数值预报等方法加以分析。最后,预报员根据各种预报方法得出的预报结果再进行综合分析、会商,得出最终结论,以一定的产品形式发给用户。
  准确预报降雪,还只是第一关。交通、环卫等部门协同作战,采用高科技手段或产品,才能确保城市正常运转。这个冬季北京等不少地方使用的融雪剂更为环保、高效。长期以来,我国城市道路冬季除雪化冰都是用盐水(即氯化钠溶液)作为融雪剂。但是盐水会对道路的水泥、金属部件及车辆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对树木、草坪也有很大损害。现在,不少地方已经用环保融雪剂取代盐水,环保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有机酸盐和缓释剂,对城市设施和花草树木没有任何影响,而融雪速度却大大快于盐水。
  融雪剂改进了,其喷洒方式也进步了,如今大都市道路除雪已经开始告别“劳师动众”、“锹铲镐刨”的传统方式。去年底,北京市在几座主要立交桥上装配了“立交桥融雪剂自动喷洒系统”,该系统是在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后研制的,那时喷洒融雪剂的车辆经常被困在车流中无法作业。而不需接电、接水管的融雪机在简单固定后,就可安装在主路的隔离带上,在加入含有环保融雪剂的水后,一旦需要喷洒只要短时间截断车流,技术人员就可利用远程寻呼或遥控系统使它工作。
  其实,就连降雪本身,也有“科技含量”。北京持续6天的降雪创下了100多年来新的气象记录,降雪量将近10毫米。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场连天飞雪中有人工增加的雪量。这次人工降雪主要采取高空施放催化剂的方法,用可以催化降雪的碘化银做成类似“二踢脚”的焰弹,用小的氢气球将焰弹带到空中,把弹体内的碘化银喷射出来,碘化银在云层中飘动,起到了催化增加降雪的作用。
  在大雪带来的种种考验前,气象部门和城市的管理者交出了一份比较圆满的答卷。
  飞雪漫天 喜忧参半
  “瑞雪兆丰年”,接连的降雪受到了大部分地区农民的欢迎,为他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陆均天认为,尽管降雪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等带来一些不便,但对农业生产颇有益处。其一,北方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降雪能对冬小麦起到保温作用,“就像给冬小麦盖了一床大被子”,被子里的温度比裸地要高,能够保证小麦安全越冬。其二,华北地区“十年九春旱”,持续降雪能缓解华北地区的旱情,对土壤增墒及今年的春播等都有好处。此外,持续降雪对控制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等具有重要作用,大雪能减少感冒发生。
  不过,各地的大雪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考验。一方面,入冬以来的连续降雪,以及伴随降雪之后的大幅度降温,已经给南方一些地区的油菜、蔬菜、甘蔗、烤烟等农作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冻害。雪灾对北方一些牧区的牲畜过冬和牧民生活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各地正在采取措施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受灾群众的生活。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大雪能冻死害虫卵,减少病虫害发生,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专家认为,大雪也能为小麦锈病菌源起到“保温”作用,对小麦锈病发生有利。如果今年3、4月份雨量充足的话,全国锈病发生面积有可能达到1亿亩,发病程度可能不亚于去年。
  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的消息说,1月29日到30日,还将有冷空气影响华北北部、东北等地,春节前洁白的雪花还有可能飘然而至。但愿这场雪的负效应能降到最小,给我们带来更加清新的空气,带来更多的雪趣,带来期盼丰收的喜悦,带来过节的美好氛围……(压题照片为新华社稿)(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