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必须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1-21
第2版()
专栏:

必须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
本报记者 金雨困
要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决定于广大职工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而改善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正是提高群众这种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党和政府一直是关怀职工生活的改善的。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职工的工资收入和间接收入都有了增长。据沈阳市全部国营企业和地方国营企业统计,1954年比1952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6.1%,同一时期职工的平均工资增长了13.6%。国家用于职工福利事业的拨款也有增加。现在全市已经有疗养所65个,业余疗养所50个,托儿所485个,卫生所189个。并且建筑了大量的工人宿舍、俱乐部和子弟学校。
但是,在职工生活总的趋势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在不少企业中滋长了一种十分严重的漠视职工生活的倾向,许多应该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有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了很多,而职工的平均工资却逐年下降,国家拨给企业的应该全部发给职工的工资基金,大量剩余下来。
促成工资基金大量结余、平均工资下降的直接原因,大致有这样三个:第一是计件工资面缩小。据沈阳市51个工厂的统计,1955年上半年实行计件工资的工人只有22%。第二是很多工人达不到定额。沈阳毛织厂有两个车间,在3个月当中有84%的工人达不到定额。工人达不到定额,并不是因为现行的定额太高了,而是由于企业管理混乱,待料、待工具等现象严重,领导方面又不采取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来保证和帮助工人达到定额。有的企业定额变得过快,有一个月变3次的。这种错误的做法就更加促使相当大数量的工人不能达到定额。第三是有些工人长期没有升级。有的工厂有一半以上的工人三、四年没有升级。个别单位让徒工做技工活,却限制徒工升为技工。沈阳某工厂有个徒工,入厂二年半,考了12次没有升级,实际上他在车间里早已顶替技工干活。有些经济领导机关,不是根据职工技术水平提高的实际情况和生产发展的需要,而是主观地规定限制升级的百分比。升级工作做得不好,就造成了某些工人的工资等级低于实际技术水平的不合理现象。
工资是职工的主要收入。工资工作中所以有这许多缺点,主要是某些企业的领导人员对待这一重大问题采取了消极的不负责任的态度。他们错误地认为,工资问题是“惹不得碰不得”的“马蜂窝”,“一枝不动,百枝不摇”,“少动几个意见少,多动几个意见多”,尽可能不了了之。
有些企业对生活困难的职工的补助救济工作和职工的集体福利事业也没有做好。实际上有些职工的生活很困难,而同时职工困难救济金又有大量结余。据沈阳市14个企业的统计,企业奖励基金中5%的困难救济金,去年1至8月共节余65%;工会会费中有20%的困难补助费,结余了59%。在福利事业中,由于实行企业化、半企业化后,管理工作没有改善,也增加了职工的生活负担。沈阳变压器厂的食堂实行企业化后,饭菜价格上涨27%,一般的工厂都上涨10%到20%左右。有的工厂食堂甚至故意提高饭菜价格以谋取利润。沈阳低压开关厂的食堂,4个月就获利一万多元。
上述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基本原因是近几年来在某些领导机关和企业中,滋长了漠视职工群众生活疾苦的官僚主义作风。有的人认为现在经济工作很繁重,“没有时间”去管这些问题。有的人认为我们党关心群众生活的优良传统,是过了时的东西,从而同群众的生活日渐疏远起来。有些领导机关长期不了解工人的实际生活情况,他们只检查生产工作和劳动竞赛,而不检查工人的生活问题。甚至有时下面把问题反映上去,他们还表示“怀疑”。沈阳市工会联合会调查了19个工厂,没有发现一个领导人员经常到工人宿舍去访问。
工会是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关心职工生活原是工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目前不关心职工疾苦是工会组织中很普遍的现象。不少工会干部把关心群众生活和“经济主义”混同起来,他们错误地认为关心群众生活就是“经济主义”,怕戴上“经济主义”的帽子,不敢去过问有关群众生活的问题。他们不了解,离开了生产的发展,孤立地去解决生活问题,是错误的;但是,忽视职工生活的可能和必要的改善,同样是严重的错误。这种状况不改变,这些工会组织就会严重地脱离群众。
有些企业曲解了节约的原则。他们把工人应得的工资也列入了节约计划的项目之内。抚顺龙凤矿去年计划节约150万元,其中节约工资的数字就达21万元。国家的工资计划是具体地体现按劳付酬的工资政策的,是随着生产的发展按比例增长的。因此国家工资计划中提高生活的指标必须完成。但是有些企业相反地把完不成劳动工资计划、工资基金大量结余,视为“成绩”。沈阳化工厂就对这种情况称之为“超额完成了任务”。这种思想的荒谬,实在是惊人的。
在迫切要求加快工业化速度的今天,应该把关心职工生活疾苦的问题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经济机关、企业行政和工会,应该把职工的生活问题当作日常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企业党组织应该经常检查和督促这项工作,有关职工生活的重大问题,应该在党的会议上讨论。这种不关心职工群众生活的缺点,如果不迅速地认真地加以纠正,就将挫伤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危害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它所造成的无形的损失,将是难以估计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