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如厕”非小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5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如厕”非小事
夏珺
  年前去日本,坐了趟新干线。它的快捷、平稳固然令人感叹,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它的厕所———“大而全”:占地面积大,并排一溜,不像我们通常所见只有一平方米大小的厕所;“品种”全,有“和式”(蹲坑),有洋式(坐便),有残疾人专用带护栏把手的,还有小便池,洗手池,各自独立。你想“方便”,有多种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地铁车站等其他公共场所,也都有多种选择的厕所。这样的厕所,让你“方便”时确实感到方便、舒适,还有点儿惬意,甚至还有点奢侈。
  我国城市里的厕所,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小时候大杂院里那种简陋的、便坑搭木板的厕所如今已很少见了,街头巷尾冲水式的公共厕所越来越多,环境卫生大为改观,为行人“方便”提供了方便。但跟发达国家比起来,跟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比起来,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还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一些城市,走在街上想“方便”一下,时常会为找不到厕所发愁。一些院子临街的墙根儿,到了晚上经常成为“内急”者的临时厕所。这固然有当事者的道德问题,但也与附近没有公厕有直接关系。最受憋的当属出租车司机,尤其是女司机。报载,有的女司机实在没办法,只好找个僻静处,让素不相识的男司机“放哨”,一“解”了之。
  常言说,民以食为天,吃是天大的事。可“如厕”也绝非可有可无的小事,“进出口”总要收支平衡才行呀。此乃人之常情。但我们往往更多地关注“吃”,饭店、餐馆随处可见,而对“吃”了以后的事情往往关注得不够,总以为这是小事儿。如有的餐馆干脆没有厕所,有的饭店洗手间设在楼上,在一楼吃饭想上厕所就得上楼。有些城市的公共厕所不能满足需要,或数量不够,或分布不合理,或标识不明显,或卫生条件差。我们暂时或许不必像日本那样把公厕搞得那么奢侈,但首先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合理布点,消除行人、外地旅游者、出租车司机等的“内急”之忧。
  值得庆幸的是,有迹象表明,各方面对厕所的关注度正在提高,最近时常传来“利好”消息。北京市已经把新建、改造公厕作为每年为百姓办的实事之一加以解决。上海近日出版了首张“如厕指南”——《上海出行方便地图》,上面标注着9个城区的614个公共厕所的位置。这张独一无二的地图印了2万册,据说上市当天即被抢购一空。上海大众出租车公司还自掏腰包12万元,加印了4万册,免费发给全市的“的哥的姐”们。善哉,善哉。厕不在奢,方便则灵,关键是在我们的思想上要写上四个大字:以人为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