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不是包袱是资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7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不是包袱是资源
  胡健
  进城务工的农民每年都在增加。他们中的许多人为自己增加了收入,也为城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但也有不少农民盲目外出,既没挣着钱,也为流入地的城市管理带来了压力。
  这并不是新问题。多年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流入地加强了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并形成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但一些流出地忽视了对外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引导。有些地方的领导甚至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看成是包袱,只要不出事,就放任不管。
  四川省金堂县委、县政府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看作是一种有效资源,苦心开发。他们连续17年把引导农民外出打工作为县里的大事来抓,一届接着一届干。各级干部发扬“吃苦在前”的精神,冲在第一线,在市场中为农民群众寻找打工信息,响亮地提出“干部离市场有多近,打工者离就业岗位就有多近”。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努力,才取得了农民外出打工就业率达到95%、劳务收入使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14元的佳绩。他们的实践说明,无论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多是少,在提高农民收入上都大有作为。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现在农民进城找工作很难,需要各方面搭把手,帮他们一下。他们锻炼了本领,提高了收入,就会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