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日中贸易新目标:1500亿美元——访日本国际贸促会理事长中田庆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7
第7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日中贸易新目标:1500亿美元
  ——访日本国际贸促会理事长中田庆雄
  本报记者 于青
  记者: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宋健1月20日授予您“中日友好使者”的称号,对此您有何感想?
  中田:我感到格外荣幸,感慨之情难以言表。我于1945年14岁的时候来到中国,当时作为开拓农业专门学校的学生。1946年以后留在中国。1953年到1958年,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学习。我的青春时代与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同步,在新中国的博大胸怀里成长。我27岁回到日本,从事日中友好交流事业45年,访华304次。“中日友好使者”的称号,是对本人和本协会的激励。在有生之年,我将和同事们一道,再接再厉推动日中两国间、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事业。
  记者:中日经贸合作有哪些新特点?
中田:在日中两国民间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002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了1000亿美元。与贸易密不可分的投资向着汽车、半导体、通信器材等高技术含量方面发展。日本经济尽管尚未摆脱萧条的阴影,但对华投资热再次兴起。国际化经济分工正在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不断增强和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企业和各地方面临三大竞争,即国际竞争、国内竞争、行业竞争。去年我们接待了中国30多个省市的来日招商引资贸易代表团,由此可略见一斑。日本企业积极参加洽谈,他们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山东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因为这些地区行政服务好,企业行动积极,市场更加开放。日本对华经贸合作还面临与美洲、欧洲各国之间的激烈竞争。
  记者:中日经贸合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中田:一是存在贸易摩擦。对这个问题要以两国长远利益为重,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以进一步增进两国的相互信赖和扩大合作。二是知识产权问题,日本企业对盗版和仿造现象意见较多。中国方面对此更加重视,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三是部分媒体对“中国经济威胁论”的炒作。但那些观点并不代表日本经济界的主流看法。
  记者:记得1995年您提出中日贸易要突破500亿美元的目标,2000年您提出要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现在您的新目标是什么?
  中田:新目标是突破1500亿美元。在投资方面,发展重点是扩大交通、通信、电子以及相关零部件产业和中小企业的投资。在贸易方面,日本扩大中国产品进口的重点是,在稳定传统商品贸易的同时,要继续促进开发新商品和增加高附加值商品。为增加日本对华出口,必须适应中国制造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变化,扩大当地配套比率,进行多样化的技术合作以及日中共同参与第三国市场。尽管日中贸易已经具有较大基数,但仍然大有潜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