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中国发展日本受益——访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7
第3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中国发展日本受益
——访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
本报驻日本记者 管克江
“日本的通货紧缩问题不在中国,而在于自己内需不足”。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先生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中日经济是互补关系。日本应当利用中国发展的机会,加快结构改革,实现经济复兴。”
关志雄197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1996年获得东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长期在野村综合研究所、经济产业研究所等机构进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日元经济圈、中国经济改革和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他在谈到日本一度流行的“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出口通缩论”时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日本还有很大差距,日中经济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通过各展所长,两国完全可以实现双赢。
他说,中国的工业在过去20年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竞争力仍然停留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上,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和以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日本相比,是机遇而非威胁。关志雄分析了美国1万种工业产品的进口统计数据发现,在美国市场上中日两国出口产品项目的重叠程度1995年为8.3%,2000年为16.3%,也就是说,中日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只有16%的是竞争关系,84%的是互补关系。即使是存在重叠的产品,也通常是日本出口高档商品,中国出口一般商品。另外,中国对中间产品、零部件的进口依赖性非常强,这使得中日之间真正的竞争程度还要低于推算数值。所以,“中日两国之间互相竞争的行业,仅限于那些日本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低附加值的衰退行业。”
中国产品价格的下降对日本通货紧缩有一定压力,但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则是利大于弊,可以说是“良性通缩”。虽然在需求方面,部分日本出口商品和国内消费品被中国产品取代,但由于两国产品基本不存在竞争,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在供给方面,中国出口到日本的许多是中间产品或零部件,这对企业来说反而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将促使企业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他举例说,日本现在有家服装品牌UNIQLO很有名,销售也很火。实际上UNIQLO的服装设计、布料都是日本提供的,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在中国缝制,然后拿回日本做最后加工、销售。最终利润双方各得其所。这样的情形对日本不是件好事吗?它不仅有利于日本的消费者,也有利于日本企业。
关志雄说,日本企业得益于中国的发展。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和日本的先进技术,通过在中国直接投资、委托加工或开发产品等多种形式而取得成功的日本企业正在不断增加。通过在中国的生产,不仅使企业自身获得巨额回报,而且中国价廉物美产品的增加,也为日本广大消费者带来了相当多的实惠。
(本报东京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