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构建中国足球人才基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7
第8版(体育)
专栏:

  1月25日上午,北京国宾大酒店的宴会厅成了中国足坛注目之地,一年一度的国内球员转会摘牌大会吸引了众多传媒的注意力。透视新赛季转会摘牌,凸现出足球改革发展到今天不容回避的问题——
构建中国足球人才基座
  本报记者 汪大昭
  本次转会共有536名球员提出申请,即所谓“挂牌”。其中有5人后来与原效力的俱乐部续签合同而“撤牌”。16人通过相关俱乐部之间的协商,成为自由转会的第一批受益者。经过摘牌,有67人分别被甲A、甲B和乙级俱乐部认领到自己的门下,还有448人的去向有待在新赛季开场前确定。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摘牌会后,最需要澄清的是——
  “截杀”纯属无稽之谈
  按照先甲A、后甲B,最后是乙级队的次序,以及分级别倒序摘牌的规定,排在最前面的陕西国力俱乐部报出了“153号郝伟”的名字。这名已经阔别联赛赛场两年的山东鲁能泰山队后卫成了摘牌会上的抢手货,有意引进郝伟的俱乐部有好几家,竞购对手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力借先手之利如愿以偿。随后,青岛颐中俱乐部报出了“289号姚夏”,让决意购买姚夏的重庆力帆俱乐部为之瞠目。很快,互联网上就出现了姚夏被“截杀”的快讯。
  一名球员被不只一家俱乐部相中,上赛季联赛名次靠后的球队先摘,越是强队摘牌的次序越往后,选择的机会自然越小,倒序摘牌的规定就是要限制各队实力差别不至过大。假如青岛颐中俱乐部心慈手软,成人之美,躲过了“截杀”的“罪名”,就可以换得谦让的美名吗?重庆力帆原本可以在摘牌之前利用自由转会的名额转进姚夏,既然没有抓住主动权在手的机会,只能自己后悔。
  虽然姚夏本人非常希望到重庆力帆踢球,可摘牌确定球员新赛季在何方踢球是一种强制性的派位,一旦挂牌上榜,只得听天由命。其实,即使是今年推出的转会新规则当中——
  自由转会不自由
  所谓每队有一个自由转会的名额,是指转入球员和转出球员的俱乐部之间可以通过协商确定球员转会,无需经过摘牌。但是,这项规定并未保障球员个人的选择,享受到“自由”的仅是俱乐部。这与欧洲足球人才市场的运作方式乃至职业球员转会的基本原则,都不是同一个概念。中国足协实行转会制度之初,采取的就是自由转会办法。正是由于转会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不规范,“地下”索要签字费等名堂搅乱了转会秩序,加剧了强弱球队竞争中的矛盾,才推出了挂牌与摘牌的制度。
  尊重并保护球员和俱乐部的双向选择是科学合理的转会制度,也是中国足球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摘牌制度存在一天,就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而无法顾及球员与俱乐部的矛盾是否可以关照。念及故土乡情是国内外所有转会过程中都有的事情,但规矩就是规矩。姚夏本人表示新赛季将在青岛尽力踢好球,这态度非常“职业”,应当得到舆论和球迷的理解与支持,而不是相反。
  毕竟姚夏的能力和状态都不错,问题只是在哪里效力,而更多挂牌球员却没有这样幸运,他们的头上一直笼罩着一种误区——
  又有400多人要下岗
  截至摘牌大会结束的转会成交率,今年15.6%,而去年此时的成交率不到13%。同时,一些俱乐部为了避免受制于对方开出的高价,可能在摘牌会后继续讨价还价,最终实现转会的球员人数还会增加。北京国安等20家俱乐部要么全部放弃了5轮摘牌机会,要么连摘牌会也未出席。采取“免战”态度的原因,有的是为了集中财力引进高水平外籍球员,有的是限于财力,也有的是几年来着力培养后备力量初见成效,不想双倍投资。
  被俱乐部挂牌出售的球员只有极少数是正值当打之年的热门人选,绝大多数是无足轻重的替补球员和二线球员。许多人处于从青年联赛向职业联赛的过渡期,相当于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需要解决的是就业,而不是进入行业后改换门庭。既然还没有上岗,何谈下岗?这些在摘牌会上被冷落过不只一年的年轻球员是继续边训练边待业,而不是失业。
  相比来说,欧美足球发达国家中多年最终未能进入职业足球赛场的年轻人远远超过中国。正是这一庞大群体的就业竞争保证了职业足球的质量。中国足协官员在今年摘牌会后认为,目前,中国足球竞赛体制尚需进一步开掘潜力,业余比赛、五人制比赛等多种竞赛应当尽快完善,以吸纳更多在职业足球大门以外的球员。进入职业俱乐部并非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唯一出路和目标。如果社会化的足球活动逐步活跃起来,教练员、裁判员、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的需求量势必迅速增加。因为没能被摘牌而终生离开了足球运动,那是足球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中国足球需要构筑一座大型的带有社会意义的人才金字塔,而不是过去只为向专业队输送队员的小型金字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