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救死扶伤的榜样——记著名传染病专家、302医院教授皇甫玉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7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救死扶伤的榜样
  ——记著名传染病专家、302医院教授皇甫玉珊
  胥金章 申金仓
  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302医院专家组女教授皇甫玉珊,在令人生畏的“传染病世界”里辛勤工作近半个世纪,倾其一生热心为患者服务,奉献出了一位医务工作者全部的爱。
  “患者往往从一些小事上看医生的职业形象,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乙型肝炎传染性极强,皇甫教授非常理解患者害怕“交叉感染”的心情,每接诊完一位患者,总是按照消毒程序一丝不苟地洗两三遍手,擦干后再去接诊下一位患者。
  皇甫玉珊常说:“患者往往从一些小事上看医生的职业形象,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她问得细,从既往病史问到现在的感觉,从家庭长辈问到兄弟姐妹,有时问得患者都回答不出来。一位患者黄疸和转氨酶高,先后两次晕倒,但一直查不出病因。皇甫教授经过详细询问病史,最终查明了致病的原因,对症施治。
  她查得全,翻眼皮,看舌苔,摸脖梗儿,观手掌,按脚脖,视、触、叩、听,连皮肤上小米粒大的红点都不放过。一次,她从一位患者左侧腋下摸到了一个核桃大的淋巴结。这个要命的“肿块”,仪器没查到,别的医生未发现,患者自己也没在意,却没有能溜过她的“五指关”。
  她想得深,把仪器检查的结果同自己查到的体征综合起来,深思细想,纠正了许多误诊、漏诊。她记得勤,每次会诊疑难病症时,都要把患者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化验数据、服用药品等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下次为患者复查时,就可以少走“冤枉路”。
  “患者挂了你的号,就等于把健康和生命托给了你,我们不可有一时一刻的懈怠”
  皇甫玉珊在传染病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不少患者头天晚上就开始排队挂她的号。院里关心她的健康,作了“限号”的规定。但是,皇甫教授看到远道而来的求医者的急切心情,常常跑到挂号室去为患者“求情”,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有时病人多了,她要从上午8点一直忙到午后一两点,才疲惫地离开诊室。
  “患者挂了你的号,就等于把健康和生命托给了你,我们不可有一时一刻的懈怠。”皇甫教授就是用这样的高度责任心,在患者面前树立起一名人民军医救死扶伤的崇高形象。
  1997年4月,一位被首诊医院判为“治好的可能性不大”的肝硬化危重患者,慕名找到了皇甫教授。从那以后,整整4年时间,皇甫教授先后13次指导他对症用药,5次利用业余时间约患者来院复诊,直到各项检测、化验指标全部正常。这位患者感动地说:“如果不是皇甫教授,也许4年前我就走到生命尽头了!”
  一位患者的家属记得,抢救自己的亲人时,皇甫教授因长时间紧张劳累导致心绞痛发作,医护人员急忙把她搀到值班室服药休息,可仅仅过了半个小时,她又硬撑着出现在抢救现场。
  “国家给我发工资,就是让我为人民服务的,额外的钱我一分一厘都不会拿”
  一次,一位患者把装有巨款的手提包往皇甫教授面前一放,说:“只要能治好我的病,花多少钱我都不在乎!”皇甫教授和蔼地问:“你都用过什么药呀?”“那可多了!”患者掏出两张写满中外名药的信纸念了起来。皇甫教授说:“治病吃药,可不是越贵越好,越多越好,越‘洋’越好,关键在于对症,我先给你开上两三种药试试看。”
  患者半信半疑地拿上药走了。两个月后,这位患者来院复查,高兴地对皇甫教授说:“好多啦!您开的药真管用!”并非要“表示”一下不可。皇甫教授说:只要效果好就行了,不用谢。患者感动地说:您给我治好了病,又让我少花了钱,还不让我感谢,真不愧是患者的贴心人!
  救人一命,恩同再生父母,患者总想以各种方式表示“心意”,皇甫教授每次都婉言谢绝:“国家给我发工资,就是让我为人民服务的,额外的钱我一分一厘都不会拿。”一位老人在皇甫教授的精心救治下康复了,特地让两个女儿送来一点土特产,皇甫教授说啥也不肯收。老人感慨地说:“谁说现在找不到廉洁行医的好大夫,皇甫教授就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