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两院院士评点2002科技进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7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宇宙有多大 生命从何来 科学探索逼近物质极限
开发新品种 寻找新能源 技术创新关注国计民生
两院院士评点2002科技进展
  本报北京1月26日讯 记者杨健报道: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今天在这里揭晓了“2002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这是由科学时报社、中科院学部联合办公室和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组织568位院士投票评选的。
  综观2002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路甬祥院士说,其中3项与宇宙结构的演化有关,4项涉及极端条件下物质的结构和相互作用,3项是从基因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生命的特征和进化,两项与纳米尺度器件的制造密切相关。这些研究牵涉的几乎都是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本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成果,为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知识和途径。
  徐匡迪院士说,与世界十大科技进展相比,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更多地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总的说来,国内十大科技进展基本上属于“跟踪追赶型”,但其中也不乏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点的独创性成果。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徐匡迪看来,基因工程为改善作物性状提供了高效手段,我国科学家在水稻基因测序、油菜新品系育种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展示出现代化农业的美好前景。天然气田勘探开发、三峡工程和巨型激光器的研制,主要目的都是解决能源问题,它们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十大科技进展中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项目较多,则跟我国目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状况是相吻合的。
  路甬祥认为,在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只有一项有中国科学家参与,说明中国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尽管科学研究的趋势越来越国际化,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仍然在欧美。路甬祥表示,基础研究的成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只要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稳定增加投入,我们同样有能力在世界科技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