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发展:在变中求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7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谈

  发展:在变中求新
  中共河南省舞钢市委书记 盛国民
  河南省舞钢市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设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90年代前期,市财政的
  90%都来自于钢铁。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轨,财
  政、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的变化,钢铁税收由原来的七八千万元锐减至几百万元。
  近些年,舞钢市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农牧业产业化快速推进,工业产值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综合经济实力三年在河南省前移38位。
  舞钢市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工业结构单一,财源单一的县级市,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坚持变中求新。变,是立足现有资源基础上的“变”。
  过去舞钢的县域经济是以钢铁立市,而今,钢铁资源及市场的开拓已经显出颓势,而舞钢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以及农业企业优势尚未充分发掘。变“以钢为主”为“钢铁、农业、三产”并举,是舞钢市调整县域经济结构的基本思路。
  求新之一,让古老的农业盛开新的花朵。主要办法,就是通过调整结构,让古老的农业为舞钢的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因为,推动农业的加快发展,就改变了舞钢过去“钢铁一条腿”走路的弊端。
  如何把农业这个弱质产业提升为有竞争力的产业,成为舞钢发展的新课题。这些年,通过开发名优特农产品,使舞钢农业迈出了向市场挺进的步伐。农业由于先天的原因,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土地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舞钢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果,农业的优势初步得到发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现在,舞钢又利用境内丘陵、山区平原自南而北规则分布的优势,探索出“基地公司市场一体化”的新型畜牧产业化模式,走出了“北部粮菜、南部果菇,山区平原同畜牧”的特色农业之路。
  求新之二,就是通过改革,培育现代企业制度。让工业焕发青春,也是一个重要课题。1997年,舞钢市地方工业企业亏损面达到80%,企业资产负债高达119%。为此,在保证解决好职工利益、国有资产、银行债务等问题的前提下,舞钢市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因厂制宜,实行一厂一策,或实行净资产竞价出让,或实行零价出让。短短几年时间,舞钢市对全市25家市属国有企业、16家集体企业和186家乡镇企业进行了全部改制。至2002年,全市改制企业完成工业产值、上交税金分别比改制前有大幅度的增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