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7阅读
  • 0回复

煤机“神医”栗俊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7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建设者风采

  高工没招,厂方无策,栗俊平听声音、摸温度、察运行、测数据……手到病除——
煤机“神医”栗俊平
  本报记者 罗盘
  井下,湿漉漉,黑乎乎。一台大功率割煤机突然停止了往日的轰鸣,十几个急得一头汗的矿工围着这个庞然大物一筹莫展。这时,一个中年人急匆匆赶来,鼓捣了一阵,割煤机又正常运转开来。嘿!真是神了。这位身怀绝技的中年人,就是去年荣获中华技能大奖的山西省焦煤集团西山煤矿总公司官地矿维修工——栗俊平。
  今年45岁的栗俊平,1978年参加工作。他起初在采煤队,面对井下几十吨重、大大小小1万多个部件的采煤机,深感有技术才能当个好工人。于是一面拜师学艺,一面自学了各种专业书籍,逐渐掌握了一套过硬的修理技术。在采煤队,各种割煤机都成了他相知相熟的老朋友,大小故障自己就能摆平。栗俊平随后被调到了维修班,成了官地矿首屈一指的技术大拿。
  1985年,官地矿进口了四套法国新型采煤机,可是下井后却不能正常运行。西山煤矿管理局从其他矿调来高级技术人员,无济于事;请来厂家的工程师,也一筹莫展。其间,更换了采煤机的主油泵、补油泵和诸多液压元件,但始终不能投入生产。有人提出请栗俊平。
  可连厂家都束手无策,俊平能行?死马当作活马医吧。栗俊平被请到了现场。听声音、摸温度、察运行、测数据……栗俊平根据多年的经验,很快发现是采煤机的液压牵引部压力不足,导致了全套设备不能启动。在他的指导下,四台进口“洋玩意”终于正常投入使用。
  栗俊平的绝活给官地矿带来巨大效益。1988年,栗俊平得知矿上有两台国产和法国产的老式采煤机因液压系统不合理即将被淘汰,感到十分可惜。于是,把铺盖卷搬到矿井里,用半个月时间对两台采煤机进行改造,终于使老设备起死回生,为矿里节约设备更新资金300万元,还使两台采煤机多生产原煤150万吨,价值1.42亿元。
  绝活不保留。栗俊平常说:“我就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只要他看中的苗子,他就带着下井,手把手传帮带。他亲手带出的12名徒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11月,栗俊平和他的爱徒史炳勤被太原市授予十佳名师高徒称号。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煤机修理技术,栗俊平还编写了《栗俊平采机故障排除法》和40多万字的《采煤机操作与抢修》等书。1998年官地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栗俊平被困井下36个小时,死里逃生的他谢绝了领导调他到井上工作的好意,仍然战斗在抢修第一线。(附图片)
  图为栗俊平(左)正在井下与同事一起分析机械故障。 罗盘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