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欧阳河:奋力划向幸福的彼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7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

编者按:关心群众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春将至,各级领导干部纷纷到城乡困难群众中送温暖,让困难群众过上一个好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继续推进农村反贫困工作,还要重视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帮助他们逐步摆脱贫困。
  欧阳河:奋力划向幸福的彼岸
  本报记者 王建新
欧阳河里面穿的毛衣,是他父亲去世后留下的;外面罩的绒衣,是外甥当兵退伍后给的
  这些天,银装素裹的北京城红灯笼多了起来,门楣上的春联多了起来,置办年货的人也多了起来。住在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街道红顶社区的欧阳河一家也很高兴。前两天,政府刚给他家发了整整600元的春节困难补助。
  叩开欧阳河的家门,记者侧着身子挤进屋里。从窗口漏进些午后的阳光,洒在暗暗的屋子里。欧阳河半躺在床上,头发已经掉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几绺横搭在前额上。床头的小木柜上摆满了各种药品,欧阳河不时吞下一两颗。
  欧阳河的爱人齐爱平拉开了灯。
  房子小而挤,家具也很简单:一张床、一个旧沙发、两个木柜子。“这床和柜子是我们1983年结婚的时候置办的,一晃就20年了。”齐爱平边说着,边擦洗起了桌椅床柜,“要过年了,得收拾干净些。”
  欧阳河家的困难是从他生病住院的那一天开始的。回忆起1999年8月3日丈夫病倒的那一刻,齐爱平至今心有余悸。那张白得刺眼的诊断书至今还在她眼前晃动——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丈夫病倒了,可家不能倒。倔强的齐爱平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到单位加值一个保卫班,周末还到公园和街头卖矿泉水。过度的操劳和过大的压力也击垮了她。去年4月19日,齐爱平突发脑溢血,幸好抢救及时,才与死神擦肩而过。
  欧阳河每月的医药开支都在6000元上下,大病统筹报销后,自己仍需负担1000多元。而欧阳河病倒后,于2000年办了“因病退职”手续,现在每月只能领到400多元。因为长期病休,齐爱平月工资也只有183元。“几年下来,家里那点积蓄早花光了,现在还背着5万多元的债。”欧阳河说。
现如今,除了看病抓药,他们家什么都省着来。欧阳河里面穿的毛衣,是他父亲去世后留下的;外面罩的绒衣,是外甥当兵退伍后给的。齐爱平有一本从结婚开始就启用的“家庭账册”,里面大到电视机、洗衣机,小到1元钱的卫生纸,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
  在“大件家庭用品购买记录”一栏中,记者看到,他们家最后一次购买的“大件”是一台微波炉和一台VCD,时间在1998年8月。
  小玉倩写道:“我决心作一支船桨,将我家这叶大海中的小舟奋力划向幸福的彼岸。”
  欧阳河家的不幸遭遇,牵动着众多善良人们的心。两口子扳着手指给记者一一数着曾经帮助过和仍在帮助他们的人们:从去年开始,他家开始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崇文区民政局从1999年起每月给他们的女儿100元慈善助学金……
  边说着,齐爱平边翻出两张汇款单:一张是北京市洋桥职业高中高二学生赵廉洁去年12月27日汇出的,30元;一张是在北京市宣武区国税局做保安的外来务工人员袁培黄今年1月12日汇出的,50元。汇款单上还附着祝福:新年新气象,新春新希望。
  在市第十一中学上学的女儿欧阳玉倩是两口子最大的安慰。孩子从小学习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现在还担任着校学生会主席。
  黄昏时分,小玉倩骑着自行车回家了,欧阳河也到了每天做透析的时候了。齐爱平将两公斤重的透析液挂在床前,小玉倩也偎依在父亲的身边,讲一些学校的新鲜事,清静的家里顿时热闹了不少。
  记者离开欧阳河家的时候,看到小玉倩的笔记本上写着一句稚嫩却坚强的话:“我决心作一支船桨,将我家这叶大海中的小舟奋力划向幸福的彼岸。”(附图片)
中国城市“低保”不断完善
数据由民政部财务和机关事务司提供 小青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