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年关时节须“三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6
第5版(社会观察)
专栏:年关寄语

  年关时节须“三慎”
湖南怀化市 杜万智
过去说“年关”,是指穷人过年如过关。然而,时下的“年关”却成了党员领导干部需要闯过的“关”,这“关”不是贫穷关,而是“人情关、吃喝关、金钱关、玩乐关”。近年来,有的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其“初犯”和“高峰”都发生在春节期间。为什么?春节期间,有些领导干部受“过节不要扫兴”的心态支配,思想麻痹,混淆了私人交情与工作关系,认为年节礼尚往来,太较真了没意思。而一些善于钻营的人便抓住这一机会,从送土特产到送礼品,从送礼品到送礼金,档次越来越高,价值越来越大,结果年节一完,有些领导干部的清廉之身也就完了。
  “年关腐败”,错不在年关,而在腐败分子本身。“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于律己,过年切莫忘“守廉”,务必坚持“三慎”,即慎初、慎微、慎独。
  慎初就是要谨防“第一次”。人生贵善始,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腐败都是从“第一次”开始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年关时节,面对各种礼尚往来,领导干部切不可有“只收这次,下不为例”的自我宽慰念头,一定要坚持原则,自警自重。
  慎微就是要谨防因小失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清廉,就应时刻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在细微之处见精神、见胸襟。一个人的演变往往是从小事开始,“先贪针,后贪金”。有些领导干部认为,到年末收一点拿一点是人之常情,是小节,无伤大雅。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使他们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最后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慎独就是要谨防放纵自我。有些领导干部在诱惑面前,常怀着一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侥幸心理,总想着能蒙混过关。这恰恰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蜕变的表现,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纸包不住火,一旦东窗事发,后悔就来不及了。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到有人无人一个样,过节与平常一个样;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使自己表里如一,严守本分,“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真正做到日常不失清正之志,遇到年节不丢俭朴之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