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两种身份的困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8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两种身份的困惑
李文云
北约在去年11月的布拉格峰会上宣布再次东扩,邀请东欧7国入约时,有分析家就指出,北约随着东扩已丧失其原有功能,而且还面临着身份的危机。已经几乎把整个华约收容进来的北约究竟是个什么组织,一个军事联盟?还是政治俱乐部?这既是北约的困惑,也是北约的尴尬。难怪布拉格峰会前就有人讥讽说,会议的主题应该定为“北约已死,北约永生”。
北约是二战后西方国家集团建立的政治军事组织,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及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冷战结束,欧洲战略安全格局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特别是华沙条约组织消亡后,北约一度被认为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然而,作为北约核心国家的美国却不想轻易放弃北约这个工具,特别是在美国被恐怖袭击搞得惶恐不安、反恐陡然成为头等安全要务的今天,美国仍需要借助北约来实现其全球战略。这是在华约消亡之后,北约乘势大举扩张的时代背景。
近几年间,美国主导下的北约的许多作为,都已明显地背离其创建时的宗旨,例如:“保持有效军力,以预防战争”;“不允许任何国家通过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行使霸权主义”等。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的军事行动让人感到,北约正在从一个只限于保卫成员国领土安全的防御性军事组织,演变成一个具有扩张性和进攻性的军事政治集团,一个更多听命于美国的“世界宪兵”角色。由此可见,北约的军事职能与美国的对外政策日趋靠拢。
面对北约的“机械式的面积扩张”,俄罗斯在外交上的应对呈摇摆状态,表明俄罗斯同样也面临着身份的困惑。原苏联解体后,俄分析家们对俄应该实行“欧亚主义”,还是“欧洲主义”一直存在争论。“欧亚主义”论者强调俄罗斯具有地跨欧亚的独特性和继承原苏联的大国地位,因而俄罗斯显然应走“欧亚路线”;而“欧洲主义”论者则坚称,现在终于到了俄罗斯告别大国幻想、回归欧洲,也就是融入西方的时候了。而来自有俄罗斯的“欧洲之窗”美称的圣彼得堡的普京总统,显然为俄外交定下了“欧洲主义”基调。俄罗斯的困惑还在于,“欧洲主义”之路怎样才能走通、俄“融入”西方的意向能否被接受。
在北约东扩问题上,俄外交在向西“一边倒”的时期,曾不止一次地宣布俄不反对北约东扩。但当1995年北约出炉《东扩可行性研究报告》,俄意识到北约的真实意图,当时的俄外长科济列夫又一再表示坚决反对北约东扩,称之为“既不符合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也不符合整个欧洲安全利益”,认为应“根本改变北约的性质”。普京总统执政后,俄外交政策更多地体现了理智与务实,只希望一扩再扩的北约“不要侵犯俄罗斯的利益”。因为克里姆林宫十分清楚,俄与北约的关系其实就是俄美关系的延伸,而俄眼下已不具备与美硬碰硬较量的实力。
北约与俄罗斯各自身份的困惑,反映了在新的国际秩序形成过程中,双方都在重做“知己知彼”的功课,区别在于,北约在困惑中步步推进,俄罗斯在困惑中节节退让。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美国在实行其单边主义的全球战略中,仍将把俄当作头号假想敌,不会改变弱俄、遏俄的意图;而俄罗斯能否以一个欧洲国家的身份,真正融入西方、并通过俄的融入来改变北约的性质和作用,其复杂前景难以预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