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科特迪瓦走向和解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8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科特迪瓦走向和解之路
本报驻科特迪瓦记者 赵章云
  本月24日凌晨,由法国主持的解决科特迪瓦危机的和平谈判,在经历9天艰难谈判之后,终于达成和平协议。25日,在由法国总统希拉克主持、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席的非洲国家首脑会议上,科特迪瓦总统巴博表示接受这一协议,随即宣布由无党派人士迪阿拉出任新政府总理。至此,历时4个多月的科特迪瓦内战有望从此走向和解之路。
去年9月19日凌晨,数百名军人在经济首都阿比让哗变。前军政府总统盖伊乱中被杀,前总理、主要反对党主席瓦塔拉出逃。随后,哗变军人虽然被驱赶出阿比让,但他们很快在第二大城市、北方重镇布瓦凯站稳脚跟,并逐渐占领了一半的国土,与政府军对抗。国土分裂,战事迭起,经济下滑,民不聊生,科特迪瓦再次陷入内乱之中。去年10月17日,冲突双方在“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调解下达成停火协议,并于当月30日开始在“西共体”调解人多哥总统埃亚德马主持下在洛美举行和谈。但由于反政府武装要求总统辞职和提前大选作为解除武装的先决条件,历时两个月的和谈失败。
今年1月3日,法国外长德维尔潘紧急访科,敦促冲突各方尽快参加由法国主持的巴黎和会。1月15日,在法国主持下,科特迪瓦各主要政党和三支反政府武装代表,在巴黎郊外马库西举行秘密和谈。为了彻底解决危机根源,和谈各方开诚布公地讨论了诸如国籍、科特迪瓦化、土地法、公民身份认定和总统竞选资格等存在争议的问题。经过艰难谈判,与会各方求同存异,终于在这些关键性问题上达成共识。执政党不再拒绝修改宪法第三十五条,同意将反对党提出的修宪建议写入协议,但条件必须是通过公民投票;反对党和反政府武装不再坚持要求总统辞职和提前举行大选,但要求立即组成一个与总统分享权力的过渡政府。最后达成的协议保留现任总统巴博的职务至2005年大选,要求他组成一个新的开放式的“民族和解政府”,选择一位经过“协商一致的”、各方接受的新总理。科特迪瓦三个主要政党和反政府武装四方平均分配新政府9个部长职务,其中,反政府武装将出任国防和内务两个部长职务。此外,过渡政府还要负责2005年大选的准备工作,并对去年9月以来参加兵变的军人实行大赦、整编和安置,而对双方后来临时征调的新兵予以辞退。
巴黎和平协议的签署引起了科特迪瓦各方的强烈反应。主要反对党“共和人士联盟”和反政府武装对协议感到满意,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协议,并表示要为实施协议而努力。民主党主席、前总统贝迪埃认为协议的签署是各方作出让步取得的成果,它是一个“预示美好未来的历史时刻”;率领执政党代表团参加和谈的现任总理、“人民阵线”主席恩盖桑认为,为国家和平进行谈判没有赢家和输家,认为该党和现政府达到了预期目的,即通过协议解除反政府武装,维护了宪法的合法性,而总统的权力也得到了保护。但协议的签署也在科特迪瓦引起争议和批评。就在巴博总统宣布接受协议的当晚和次日上午,成千上万的阿比让群众走上街头示威游行,抗议法国偏袒反政府武装和向巴博总统施压。
然而,经历了40年和平时期和4个月内战困扰的科特迪瓦人民,深刻懂得国家和平、民族和解的重要意义。事实表明,和平解决危机是唯一的选择,民族和解是不可逆转的道路。正如巴博总统离开巴黎时所说的,为了和解,“我们只能选择妥协”。(本报阿比让1月26日电)(附图片)
科特迪瓦总统巴博(左)、南非总统姆贝基(中)与法国总统希拉克二十六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交谈。当天,为期两天的关于科问题的非洲国家首脑会议在巴黎结束。巴博呼吁科国民恢复秩序,保持平静,承认和执行已达成的和平协议。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