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诺贝尔奖的“小”与“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8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诺贝尔奖的“小”与“大”
  沈志坚
  200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奖给三个人,其中一个人是日本籍工程师田中耕一,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田中耕一只有学士学历,是一位在职的工程师,他的专长又是与化学奖似乎不太相关的电子工程,他的获奖自然出乎人们意料,就连他本人也觉得不可思议。
  自然科学领域的三项诺贝尔奖固然是奖励在相关领域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人,但重大发现涉及的题材总是有限,很多时候其实是“小题大做”。但题目不在大小,重在原始发现及其贡献和启迪作用。而且,重大的发现并不一定都出现在“重要”的场合。有意思的是,导致田中获奖的成果,首次竟是以墙报的形式发表,发表的场合是在“第二届中—日双边质谱分析会议”上。他的发现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只是几位欧美同行看出了这一发现的潜力,并最终促成他走上了诺贝尔奖领奖台。
  笔者有幸聆听了田中领奖前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做的学术讲演。在演讲中,田中反复陈述他的发现是集体劳动的结果,自己所做的只是系统研究中的一小部分。这并非过谦之词。他做的项目的确不大,仅仅是发展质谱分析设备的制造部分,许多雄心勃勃的研究生往往不屑这样的小项目。导致田中获奖的发现似乎有很多偶然性,但发生在日本却又有很大的必然性。没有日本高度发达与普及的激光技术,没有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市场随手可得的纳米金属粉体,田中的“意外发现”不可想象。
  去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也是一位日本学者,他做的题目是“探测来源于外层空间的中微子”,但这是一个更加依赖技术的活计。他建造的巨大球型探测装置,安装了数以万计对微光十分敏感的探测器,没有高度发达的光学技术,这项研究只能束之高阁。应该说,这几年日本学者获奖越来越频繁,与日本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基础的高速提升密切相关。
  近几年,人们对诺贝尔奖有不少误解,一个普遍的误区是认为重大科学发现总与大的理论突破相联系,诺贝尔奖是奖励建立“大理论”的学者的,如相对论、量子论等。误解会带来误导,由于崇尚“理论”,一些学术研究不是将复杂的现象梳理简单,发现其规律性的东西,而是硬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科学发现是一个实证过程。科学史上凭聪明的头脑获得重大科学突破的例子不是不存在,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智力实验”的结果。但是,即使是相对论也必须经过实验来证实。实验需要借助技术,而技术从属于传统的工科范畴。当今学科交叉,理工一体化,理论的突破日益仰仗技术的进步,越到科学前沿,理工分工难度越大。而近几年的诺贝尔奖在很大程度上奖励的已是技术层面上的突破,田中就是第一位具有在职工程师头衔的获奖者。
  我国近年出台了一些科技政策,如在鼓励原始科学创新的同时,特别强调关键技术的创新与集成。当然,创新应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发现全新的科学原理仅是其一面,更多的时候创新涉及的是老原理的新引申,老方法的新应用。如核磁共振与质谱分析的原理早已建立,田中做的仅仅是利用这些原理,在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后将其用于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田中一个小小的突破使这两种科学方法在生物化学、基因分析、药物开发和食品科学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广泛的新用途,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学科群的发展。所以,做研究还是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切忌好大喜功,急功近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