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简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09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论著简评

  《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简评
  成建华
  吠檀多哲学作为奥义书的解释学在整个印度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乔荼波陀、商羯罗为代表的吠檀多不二论哲学是印度婆罗门教正统派哲学的主流。作为正统派哲学的代表,吠檀多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代印度社会中始终是影响和支配印度意识形态、政党政治行为以及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精神因素。因此,探讨吠檀多哲学,特别是对其教义思想和教派代表的研究,对于了解和把握印度正统派哲学的思想渊源、历史流变,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孙晶新著《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东方出版社出版)是有关这一领域研究较为系统、史料较为翔实的新的学术成果。该书由上下两篇构成:上篇主要是对吠檀多的两个主要哲学家乔荼波陀和商羯罗的研究,孙晶的研究是立足于两位哲学家各自的主要哲学著作来展开的。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乔荼波陀的著作《圣教论》的研究;另一部分是对商羯罗的哲学著作《示教千则》的研究。乔荼波陀的著作《圣教论》一书由我国著名梵文哲学经典研究家巫白慧先生译出,孙晶的研究是基于巫白慧先生的译本来做出的。商羯罗的梵文哲学著作《示教千则》一书是经日本著名印度学者前田专学教授考证整理出版,孙晶在前田版本的基础上做的汉译,并且逐一对经文的各个偈颂作出了批判性的研究和注释。《示教千则》的汉译被作为《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一书的下篇。《示教千则》一书又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韵文篇,下篇是散文篇。对《示教千则》的韵文篇部分,作者参照并根据传统的佛教大师译经手法,采用我国七言诗歌对称押韵的修辞方法,对晦涩难懂的梵文哲学经典进行理论上的梳理,运用普通的哲学概念和常见的佛教术语加以表达。另外,由于梵文哲学经典一贯言简意赅,如果只读原文译文常常会使读者不知所云,难于理解全部的含义。于是孙晶在翻译每一偈颂之后经过研究,又都做了白话的注解,并将自己的研究心得贯注于注解之中。特别是对于一些语焉不详、意义多样的章句和概念名词,作者不但在译文中作了必要的补充,同时还适当地加了脚注。这种翻译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能保证准确地传达原典的哲学思想,又可以保持原文古朴典雅的风格。作者努力做到对原典翻译“信、达、雅”完美和谐的同时,把译注与研究结合起来做,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对历史文献、宗教和哲学经典的翻译、整理、校勘和注释是学术研究中最为复杂艰巨的工作,也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这部著作在关于把传统的精细考据、校勘方法与现代科学分析、思想研究相结合方面做了尝试,不仅为学界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关印度吠檀多哲学的参考文本,更对《示教千则》这部著作的思想理论进行了详细、精确的研究,从而肯定了对印度古典哲学经典进行翻译和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