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领导干部——年关如何过“廉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8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本期聚焦

  主持人语
  阖家团聚,走亲访友,拜年问候,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浓浓的亲情、乡情、友情将这年关的时空浸染得如此温馨。但是,对领导干部而言,“年关”无疑又多了一层特殊的含义——“廉关”。
  近年来,针对某些人打着向领导拜年的旗号,行行贿之实;某些领导干部以过年为名,行敛财之实的“节日腐败”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很多领导干部触犯党纪国法并非一开始就有意为之,而正是由过年这样的节日收礼一步一步滑向深渊,待到身陷囹圄后方痛悔当初未能“守身如玉”已为时过晚。
  近日,本报约请了来自纪检、学界和基层的代表,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愿我们的领导干部能经受住“廉关”的考验,清白坦然,年年安然。  主持人:本报记者 盛若蔚
嘉宾:中央纪委研究室主任 吴玉良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耀桐中共河南内乡县委书记 于国干
  “我在沈阳市任职的4年中,有180余人,其中85%以上是各级各类干部,每逢年节,大事小事,以各种名义给我送钱送物多达600余万元。这是一组十分可怕的数字。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把这种送礼行为看作是‘人情往来’而坦然待之……”——摘自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狱中所写《我的罪行与反思》
领导干部——年关如何过“廉关”
权力照应”是实质人情往来寻时机
主持人:上网浏览,在过节的话题当中,有不少是关注领导干部年关如何过“廉关”的。缘何“年关”这短短几天时间变得如此敏感?
吴玉良:“年关”,是“八小时以外”的扩大化。这7天左右的假期,各种监督都较为松懈,处于相对无力阶段。从组织行为上看,容易出现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和高消费娱乐活动,甚至以公款名义赠送礼金。从个人行为上看,主要表现为:封建迷信、赌博;大操大办;配偶子女或领导干部本人接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个人出资的旅游;个人消费用公款报销;接受礼金红包等等。尤其是借过年之机,向领导干部赠送礼金“红包”在有的地方比较普遍。所以,我们说领导干部过年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过“廉关”。
许耀桐:一些领导干部在春节期间面临密集的“糖弹”包围和进攻,目前已是客观事实。在热衷年关送礼的人群中,怀抱着各种各样不良的动机。有人是出自谋取经济利益的,企图通过领导的“权力庇护”,打通审批等关节,以小钱换大钱,取得更可观的经济回报;有人是出自谋取政治利益的,希冀博得领导的“权力好感”,以便日后在官职上能得到更快的升迁;还有的想得到领导的“权力照应”,谋取方方面面的社会利益。各种各样的动机,在春节里找到了聚集点,找到了表达的好时机。
于国干:一些人趁过节给领导干部送礼,形式多样,有送实物的,有送有价证券的,甚至直接送现金。送礼的借口也很多,有的以“感谢工作上支持”为名,有的以“给小孩压岁钱”为由。而且,相当一部分礼金来自公款,用公款送礼必然要“变通”处理,给财务制度造成混乱,甚至引发犯罪。
人情、面子藏陷阱补偿、侥幸要不得
主持人:人情往来,本无可厚非。但一旦夹杂有不可告人的动机,“红包”便变了味。其实,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人坦然收之,这是为什么呢?
许耀桐: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腐朽思想的流弊至今还在。一是世俗文化中盛行人情大于王法,民畏官,朝廷有人好办事;二是官文化中理所当然地认为,做官应该发家致富,过人上人的日子,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这两方面的“需”与“求”结合起来,民众中有人送礼行贿,官员中有人受贿索贿,就历来有之了。集中于春节等节日期间,是因为行贿受贿毕竟有违法理。春节期间互相走动多,请客吃饭捎带些礼金礼品,本是民间人际交往的常情,这样的形式可以被利用来起到很好的掩饰作用。
吴玉良:每个领导干部都有自己的工作圈、社交圈和生活圈,而后两个圈很容易出问题。“年关”,正是不少人以亲情、友情为由,向领导干部进攻的“有利”时机。有些领导干部“年关”收礼的动机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小事论”、“人情论”、“面子论”、“从众论”、“补差论”、“法不责众论”等心理在作怪。人情往来的背后往往是权钱交易,这里面有利益驱动。
于国干:从主观上看,领导干部忙忙碌碌工作一年,很是辛苦,感觉需要补偿一下,放松一下。这种补偿是精神上、物质上、情感上的。因此,很多干部有一种补偿心理。另外,还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法不责众,只要做得隐蔽,就不会出事。
绷紧自律这根弦制度规定要从严
主持人:确实不少干部感到拒绝这些“人情往来”很难。到底该如何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于国干:就是要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要让送礼者自感送礼无门、无路、无望,送礼浪潮终究会消退。我个人的一贯做法是:一、关手机、电话,
  “年关”尽可能减少与外边的联系;二、教育家属、孩子把好家门,节日里除了至近亲戚,其他来客一概不见;三、退还或上缴礼品礼金,对不知情收到或一时推辞不掉的礼品礼金,事后及时退还给送礼者本人,退不掉的,坚决上缴。
吴玉良:
  “年关”送礼似乎形式比较合情合理,因为表面上看人家并没求你办事,实际上很多文章在后面。但收红包和受贿却很难区分,我国刑法对受贿罪有严格的界定,少数人就钻这个空子,打擦边球,这给纪检监察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治理“节日腐败”也必须从源头上反腐,从治本入手。要靠改革,靠制度。近些年来,有关部门每年都打招呼,从效果上看,虽不太明显,但必须坚持,因为正是在不断的招呼声中,反腐败正逐步走向体制化、机制化和制度化,通过严格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约束,加强对干部的教育,不断地给予警醒。虽然,年关时节的这种不正之风暂时还不能杜绝,但总趋势是在不断地得到遏制。中央纪委红包礼金问题曾专门做过调研,今后将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治理力度。
许耀桐:
  以过“廉关”来过“年关”,要立足于制度建设,关键是要加强权力监督机制。为什么发生向权力行贿,为什么权力也敢于受贿,因为权力运行没有受到有效制约,使行贿者能够从掌权者那里确实地得到权力的好处。如果掌权者不能为行贿者办事,行贿者不能从掌权者那里达到目的,又有何人行贿受贿呢?克服“权力寻租”,在制度上要使政务公开、透明,官员接受民众监督。具体言之,就是制度规定要从严。虽然我国刑法对受贿罪有严格的界定,有些情形难以纳入受贿范围,但我们的纪检监察条例应从严规定,堵住空子。即使你不犯法,也是违规的。当然,制度也不是万能的,它可以惩治腐败者,警示后来者,但不能祛除人的贪欲之念。制度也是以文化为载体的,失去政治文化的教化熏陶,制度将成为没有生命力的律条,不可能被很好地理解和遵从。在加强制度反腐败、制度促廉政的同时,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将会收到显著效果。
新闻链接
  ●2002年12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就2003年元旦、春节期间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禁止铺张浪费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安排组织好节日期间的工作和活动。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严格执行中央有关规定和纪律。
  ●日前,石家庄市全市23家大中型商场、超市中竟有近10家出售使用过代币券,金额达1500万元之巨。而且,部分商场、超市一直在使用代币券,甚至个别企业至今仍在以各种方式变相出售代币券,而对他们所签订的不发售使用代币券的“保证书”视如儿戏。对此,市纪检部门表示,从现在开始到2月20日止将对“代币券现象”重拳出击,狠刹这股歪风。据悉,石家庄市纪委已于1月21日派出4个工作组,对代币券问题进行明察暗访。
●年关将至,山西柳林县借助手机短信这种新形式,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县纪监部门组织人员围绕十六大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心编写了100多条短信。如今,柳林县各级领导干部常常收到这样的手机短信,广大党员干部对年关时分这种提醒方式表现出浓厚兴趣,表示要坚决按照廉洁自律规定,严格要求自己。
●日前,广西南宁市1000多名在职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到了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发出的一张特殊的贺年卡。这张小小的贺卡上写着一首朗朗上口的小诗,除向他们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外,还提醒要廉洁自律过节,自觉地预防“年关病”,做廉政模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