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到比家好的地方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9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到比家好的地方去
本报记者 朱隽
  1月28日中午11时。北京站候车室,阳光很足,暖洋洋的,很安静。最先吸引记者目光的是小张的孩子,一个一岁多的男孩在不停地向一垛行李上爬。小张两天前带着他从四川达州的老家出来,此刻正等待着去大连的火车。
  “为什么在春节前去大连?”小张说:“孩子的爸爸在大连,在那儿干搓澡的活儿,都好几年了,上次看到这个孩子还是在小孩儿40多天的时候。我们去大连和他一起过年,顺便看看节前能不能找个活儿,春节期间的工资比平时高。再说年后出来车就不好坐了,带着孩子不方便。”
  “节前找不到工作怎么办?”“那就等年后。大连工作不难找,有这孩子之前我在那儿干过,在一家筷子厂,一个月三四百元钱,加上他爸一个月的七八百元,除了花销还能往家寄点儿。家里等着这钱呢!”小张说。
  在小张身边,有好几个人帮着她看孩子,他们来自同一个村,这次是和小张一起到大连去找活儿的。由于他们都有亲戚在大连打工,而且他们自己也曾在大连或长或短地干过活儿,所以他们的眼神中没有太多的茫然,相反他们对找活儿很有信心。同行的小孙还告诉记者,她打算到电子厂去工作,因为她有高中文化,还懂点英语,自信能够通过电子厂的招工考试。问起对大连的印象,她说,怎么都比家好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