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更多地关注农民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9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更多地关注农民工
夏珺
  本报记者在车站、街头采访了几位准备回家过年的农民工,虽是随机采访,但通过他们可以对农民工的状况做一个管中窥豹式的了解。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进城已非一般意义上的人口流动,而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农民进城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占农民现金收入的三成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更是有目共睹。进城民工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增强了中国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近,农民工问题,特别是“欠薪”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出《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不少地方已经行动起来,想出各种办法和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从长远看,要根本解决问题,必须建立起一套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正如《通知》指出的,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及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同时,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发展统一、开放、公平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对民工在就业上的歧视。要制定保护民工合法权益的相关法规,保证民工在劳动收入、劳动保护、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6%。这意味着今后每年要有1300万农民进入城镇。我们应当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此外,还应该对农民工多一分感情,多一分关心,多一分理解。绝大多数农民工承担了城市里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没有他们,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势必受到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就会很不方便,可以说,城市生活的运转已经须臾离不开农民工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歧视农民工呢?
  再过两天就是春节了,让我们向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工兄弟姐妹道一声谢谢!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外出“打工”顺利,腰包一年比一年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