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当希望展现在眼前——全国女篮甲级联赛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9
第8版(体育)
专栏:篮坛纵横

  当希望展现在眼前
——全国女篮甲级联赛述评
本报记者 薛原
  2002年11月9日到2003年1月24日,对于一个全国性联赛来说,两个多月的时间不算太长。然而,对于渴望关注与发展的赛博全国女篮甲级联赛来说,两个多月的时间并不短,对胜利的争取、对市场的忐忑、对球迷的期待、对自己的价值,都要在两个多月时间的征战中给出答案。
  格局
  对于一个联赛来说,格局的变化无疑最为直观。
  虽然八一仍独霸峰巅,但已不再是“独孤求败”。预赛中输给空军队那一场球,足以让八一女篮的姑娘们铭记。空军队从上赛季排行第八一路呼啸杀入四强,更是本赛季的亮点之一。最后的争冠套路,也一改往日模样,崛起的广东女篮,取代了老牌劲旅沈阳军区队与辽宁队的位置。
  本届联赛四强中,八一与空军是拥有深厚篮球传统的军旅球队,哈尔滨华龙与广东骏达俱乐部则是篮球改革的产物。如今各占半壁江山,却并不能就此判断到底谁代表着女篮俱乐部发展的方向。因为,在下游球队中,同样有军旅球队与地方俱乐部各自的代表,一支是沈阳军区队,另一支则是已降入乙级的上海东方队。
  眼下,军旅球队仍是女篮发展的重要基石,倘若完全将女篮放入市场去求生,不见得立马儿能找到一条大道。对于女篮来说,关于“继承”与“发扬”的命题,更应仔细斟酌。
  国手
  年轻的国手们是各俱乐部的招牌与顶梁柱,虽然她们见过的风雨其实不算多,但相比大部分队友而言,已是游刃有余了。
  去年的江苏世锦赛与釜山亚运会,复苏期中的中国女篮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年轻”这把双刃剑,在女篮主帅宫鲁鸣的运筹帷幄之中,亮出了锋利的一面。正是挟着这股喜气与豪气,新赛季的女篮联赛才让人多了一份期待。
  隋菲菲、陈楠、苗立杰、潘巍、宋晓云……这些二十出头甚至还不到二十岁的国手们,已经成为左右联赛的主导力量。联赛如水,国家队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在一两年前,处于低谷期的国家女篮,面对的正是冷冷清清,青黄不接的联赛。在联赛贫瘠的土壤中成长起的这一代国手,如今正努力使这片土壤肥沃起来。光明初现之际,更应珍惜。
  球市
  球市是联赛的根本,如何培育与发展球市,决定着女篮联赛今后的走势。
  空军队的主场秦皇岛、广东队的主场大朗、福建队的主场南安、江苏队的主场丹阳……当女篮联赛将眼光投向大城市之外,看到了一片广阔而晴朗的天空。在上述这些主场,球市可以用火爆来形容。似乎一夜间,人们突然发现了女篮联赛的精彩,蜂拥而至。
  城市的知名度,不一定是衡量一个联赛质量与名气的标尺;相反,在女篮联赛中,我们看到不少“城因球兴”的例子。对于那些常年看不到全国级联赛的中小城市来说,女篮联赛是整座城市的盛事;对于惯尝冷清滋味的女篮姑娘们来说,那些热情的球迷让她们感到了主场的激情。对于女篮联赛的球市来说,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未来
  虽然人们都看到了女篮前进的轨迹,但眼下,显然还不是可以对未来沾沾自喜的时候。
  几支没落的强队,都发出“青黄不接”的感慨,后备人才的危机,并没有完全消除。就在女篮联赛落幕前,新一届国家女篮集训队开始组建,从名单中可以读出,宫鲁鸣并没有从联赛中看到更多的新人。
  外援涌入各地方队,同男篮联赛一样,外援大部分占据了内线的位置。而如何从联赛中选拔更多出色的中锋进入国家队,同样是一件令教练棘手的事。外援加盟的意义在于争取胜利,还在于提高中国女篮自己的实力。本赛季江苏女篮发生外援“出走事件”后,战绩急转直下,正可提醒人们不要过分依赖外援。至少,她们不代表联赛的未来。
  今年,中国女篮将面对亚锦赛的挑战,过了这一关,意味着中国女篮将在2004年重返阔别8年的奥运赛场。2004似乎还有一段时间,到那时,下一年度的女篮联赛也已收场;
  2004其实就在眼前,因为,未来取决于眼下的每一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