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广西凤山县农民在地头修建集雨水池——“地头水柜”,将雨水“储存”起来,走出了一条解决干旱、恢复生态平衡、再造秀美山川的新路子——一“柜”解了千年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0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水资源开发利用

  广西凤山县农民在地头修建集雨水池——“地头水柜”,将雨水“储存”起来,走出了一条解决干旱、恢复生态平衡、再造秀美山川的新路子——
  一“柜”解了千年愁
  本报记者 罗昌爱
  春节前夕,记者到广西凤山县农村采访。放眼望去,原来斑斑点点、垦荒种粮的山地,如今都披上了诱人的绿装。农民们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他们餐桌上的大米饭、塘鱼、蔬菜和水果都是自家生产的,这是他们的祖辈无法想象的。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得益于凤山县发展“地头水柜”。
  田间地头 建“柜”蓄水 16户农民的新创造
  凤山县地处广西西部,石山面积占58%,土山、丘陵面积占42%,属岩溶地貌,土层薄、保水性差。直到20世纪90年代,全县16.4万亩耕地中,水田仅有5.8万亩,而有效灌溉面积仅有2.8万亩。大部分耕地处于“三天无雨地冒烟,一降大雨便遭涝”的易旱易涝状态,不仅种不了水稻,就连旱地作物收多收少也全听凭“老天爷”左右。干旱、缺水,成了卡住凤山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阻碍农民脱贫致富的“绊脚石”。
  为解决人畜饮水难题,凤城镇兴隆村弄雷屯村民庹千里、罗昌奇等16户人家,早些年各自在房前屋后建起了把雨季的水和山涧里的水积储起来的“家庭水柜”。饮用之余,他们还将积蓄的水用来浇灌受旱的农作物,或索性把旱地改成了水田。由于有足够的水浇灌,大旱之年,农业作物不仅稳产保收,而且那些“旱改水”的稻田,粮食亩产由原来的
  170多公斤猛增到630公斤。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琢磨着将“水柜”建到地头,让庄稼在干旱时也能“有水喝”。
  “从前想吃大米,要等到过节或生病的时候。”这辛酸的记忆,对中亭乡柏林村农民骆尚留来说,随着“地头水柜”的兴建成为历史。1998年,骆尚留带着全家艰苦奋战,先后建成了4个总容量581立方米的“地头水柜”。结果,4亩“旱改水”稻田年产粮食2000多公斤,昔日一年中难得吃几回大米饭的骆家,不仅破天荒地吃上了自家产的大米,还成了余粮户。有了足够的水,骆尚留又开始种菜、养猪和办沼气等,年纯收入增加13000多元。
  “一柜解了千年愁。”凤山县委、县政府从群众的创造中看到了解决干旱“历史难题”的希望。凤山“地头水柜”发挥了巨大作用,群众看到好处,修水柜的积极性更高。
  自己管理自己使用
  “自留水”成为特殊的“财产”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凤山县委、县政府采取“群众自筹资金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农民与政府签订合同”的办法,帮助每个农户在自己责任地地头,至少修建1到3个容量平均不小于60立方米的“地头水柜”。同时还明确规定:“地头水柜”谁建谁所有:农户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用,政府发给证书,属于农户一份特殊的“财产”和“自留水”。
  为建好“地头水柜”,凤山县成立了专门的指挥部,一鼓作气建了500个“地头水柜”示范点。这些“地头水柜”由农业、水利部门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合理布局,标准高、质量好。“地头水柜”示范点建成后,凤山县先后3次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
  通过政策启动,示范引路,凤山县农村各族群众兴修“地头水柜”的积极性和热情高涨。各家各户争先恐后地把技术员“抢”到自家责任地头指导选址、制作规划。许多村屯出现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建水柜的生动场面。据统计,有16万农村人口的凤山,“地头水柜”建设高峰期,每天上工人数近10万人。村民们在家说“水柜”,出门说“水柜”,赶集为“水柜”。
  在凤城镇兴隆村,70多岁的罗秀荣一边和孙子们清理“地头水柜”底池,一边兴奋地对记者说,他种了半辈子的地,还没想到在地头把水保存起来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春节前夕,老汉天天与孙子们一起修“水柜”,家人劝他歇歇,在家为孙子们准备些年货,干些轻活。老汉拒绝了。他意味深长地说:“修‘地头水柜’,这才是给孙子们留下吃得用得最长久的‘年货’呀!”
  据统计,凤山县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建成了19789个“地头水柜”,总容量达165.46万多立方米,受益农户16329户,新增水浇地42000亩,完成旱地改水田面积8100亩,其中有4200亩已经种上水稻并有了收成。按每个“地头水柜”投资3000元计算,19789个“地头水柜”所需要花费的投资约为6000万元。实际上,县里只为每个“地头水柜”补助700元,用于购买钢筋、水泥、炸药,其余投资全都是农民自己解决的。
  山绿鸟栖水秀鱼跃
  告别“丰歉不稳”历史
  有了“就在地头的水池”,凤山县农业告别了年年“等天靠天、丰歉不稳”的历史,实现了变一年一熟为一年多熟、变干旱地区为“鱼米之乡”的耕作变革。
  两年来,尽管连续遭遇大旱,凤山县的粮食产量却连创历史上最好收成。据不完全统计,最先实现“旱改水”的4200多亩水田,平均亩产比原来种植旱地作物高出2倍以上。此外,“地头水柜”还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仅冬菜一项,全县今年就已发展到3万多亩。
  “地头水柜”对恢复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随着粮食作物单产的提高和农业综合开发所产生的效益,原来毁林种粮的耕地正逐步实现退耕还林。凤城镇兴隆村弄雷屯建成54个总容量为1.2万立方米的“地头水柜”。“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村民们主动将原来毁林开荒的260亩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封山育林2600亩,种植果树75亩。建“地头水柜”之后,凤山全县已经实现退耕还林3万多亩,封山育林96.73万亩,发展八角、油茶、杉树等经济林木98.62万亩。
  “地头水柜”让凤山农民摆脱了贫困。一个山绿鸟栖、水秀鱼跃的新凤山给干旱地区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民们赞叹“地头水柜”是集丰收、致富和生态为一体的“多功能柜”。
  在“凤山经验”的启发下,广西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大建“地头水柜”的热潮,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地头水柜”近40万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