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从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和完善管理机制看 发展文化产业应解决哪些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4-30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今日关注

  从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和完善管理机制看
 发展文化产业应解决哪些问题
  任忆 陈芳
  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已是人们的共识。但由于我国文化事业长期以来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即使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文化企业,也并未完全遵循市场规律,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市场尚未形成。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急需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不能只讲投入,不问产出
  时下,一次性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活动已是常事。但这么大规模的投入,往往只是表面“热闹”,实际效果平平。政府包办的一些文化活动,多以赠票、包场等形式“公款消费”,而作为文化市场消费主体的百姓却无缘参与。这种不考虑市场需求,“只讲投入,不问产出”的运作方式严重阻碍了文化产品的市场化步伐。
  以某市新年音乐会为例,政府每年高额拨款给承办的市演出公司,公司则把大量演出票返还给政府,政府再发放赠票。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文化市场这种虚假繁荣现象,很大程度缘于赠票消费即“公款消费”,这已成为文化市场中的一大“痼疾”。
  再以影视产品为例,成熟的市场化运作应在产品生产之初就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在制作过程中也应按严格的生产流程操作,最后为把产品推向市场,更要采取多种营销策略和营销方式。而在目前我国政府每年投资数亿元拍摄的百部左右影片中,按市场化运作的屈指可数。结果半数以上国产影片观众看不到,成了积压产品;有些影片拍出来根本不发行,属于“零拷贝”;还有一些影片,根本不进市场,而是组织观看。
  不能条块分割,产业链不衔接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少峰认为,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一方面导致文化产业链条的割断,另一方面导致文化市场呈“围棋”分布状态。这不利于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文化大市场的形成。
  以音像行业为例,其内容审查、出版复制、发行和市场管理,各部门都有份,造成实际工作的混乱,业内人士称这种管理为“上面三国演义,下面春秋战国”。
  旅游业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管理上也分属于多个部门。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表面看是在同一个产业链条上合作,实际上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北京海淀区资源丰富,但由于各部门之间缺少统筹谋划,与旅游紧密相关的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旅游总收入每年流失110多个亿。
  由于文化资源长期按计划分配,造成了文化生产布局结构的不合理,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这种例子在各文化行业中比比皆是。
  不能管办不分,裁判兼运动员
  目前,“管办不分”现象普遍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其造成的结果一是文化市场不公平竞争,二是不便于统一管理。
  以图书发行业为例,民营企业虽早已进入发行领域,但国有单位一直垄断着教科书等旱涝保收行业,上交税收后还享受返税等优惠政策,民营企业不但没有,而且还被征收双重税。中国发行协会的王炜说:市场经济体制下,各个生产者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起点是公平的,机会是均等的。可如今,政府自办文化企业,在管理中实行不同企业不同管理,当然谈不上公平竞争、机会均等了。
  中国音像协会副秘书长王炬认为,音像市场盗版产品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政出多门。主管音像业的部门都有生产线与市场,不可避免地从部门利益出发。说起来谁都管,但实际谁也没管好。这种“保护式”管理,助长了国营文化单位“等、靠、要”的思想,也为非法盗版提供了可乘之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