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永葆世界一流的秘诀——访柏林爱乐乐团(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5-06
第7版(国际)
专栏:文化多棱镜

  永葆世界一流的秘诀
——访柏林爱乐乐团(上)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已有120年历史的柏林爱乐乐团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四五个交响乐团之一。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尽管其首席指挥换了六任,乐团里的艺术家换了不知多少茬,但柏林爱乐乐团始终跻身世界一流的行列。在花样翻新的流行音乐吸引着无数青少年的今天,爱乐乐团的古典音乐会经常座无虚席,秘诀何在?记者日前采访了其新闻发言人海尔格·格律内瓦尔德博士和商业经理弗朗克·凯尔斯滕,听他们讲述这个著名的交响乐团青春永驻的故事。
  柏林爱乐乐团的诞生是一个相当独特的现象。它既不像欧洲许多交响乐团最初是由宫廷创办的,也不像美国的一些乐团是由一些大亨赞助成立的,而是从一个音乐经纪人本雅明·比尔泽经营的、主要是服务于大众娱乐目的的乐队脱胎而来。1882年3月,这个乐队的大部分乐师因为对比尔泽提出的工资合同不满而决定脱离他自立,自我管理。他们找到当时有名的音乐经纪人赫尔曼·沃尔夫,请他代为挑选一位好指挥,帮助乐队成长壮大。沃尔夫把这个乐队更名为“柏林爱乐交响乐团”,为他们聘请了有名的指挥——汉斯·冯·比洛。这位以“伟大的乐队教育家”而知名的指挥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奠定了爱乐乐团日后不同寻常的艺术质量。乐团起步时经济拮据,为了改善乐团的窘境,不得不以举办通俗音乐会为主。1882年10月,爱乐乐团的冬季演出季的第一场音乐会是在一个旱冰场大厅举行的,那时连正经的舞台和观众席也没有,听众边听音乐边喝啤酒,甚至抽烟,跟当今音乐会上掉一根针也听得见的安静完全不一样。那时的票价也低得让今人不可思议,最低为75个芬尼,最高也才一个马克。
  正是柏林爱乐乐团诞生过程本身,奠定了该乐团贯彻至今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民主制度。这也正是这个乐团的高水准能够不断延续的原因。外人可能很少知道,无论是多么有名气的指挥大师,只有经过乐团团员们的秘密投票获得绝对多数之后才有资格荣任首席常任指挥。换言之,柏林交响乐团的乐师们才是这个乐团中最有权威的中坚力量。两位东道主对记者说,担任这个乐团的首席指挥仅仅富有才能是不够的,必须具有让乐团团员服膺的“个人魅力”,这个魅力很难言说,也很难比较。在遴选新的首席指挥过程中就曾发生过首席候选人落选,而挑中了另一个人的事。如去年刚刚辞职、继赫伯特·冯·卡拉扬之后担任了12年首席指挥的意大利人克劳迪奥·阿巴多就是如此。
  同样,优秀的音乐家也不见得都能在这个乐团中谋得一席之地。挑选新团员的过程足以让缺少耐心的青年音乐家望而却步。新人通过初选之后,试用期为两年。期满之后首先由本乐器部评审提出去留意见,其后由全体乐师秘密投票,通过之后才能成为柏林爱乐乐团的终身成员。在这方面,如果首席指挥与大多数乐师们意见相左,往往是后者的意见发挥决定性作用。上世纪80年代乐团就曾发生过卡拉扬欣赏的一位女单簧管演奏家却被大多数乐师否决的著名事件。卡拉扬大为光火,新闻界也大做文章,但终因她虽优秀、却不适合柏林爱乐乐团的风格而未被吸收。其严格可见一斑。
  为了保证柏林爱乐乐团的水平,乐师和指挥的挑选都是面向全世界的。目前乐师们来自从澳大利亚到美国、从以色列到日本的18个国家,去年新上任的首席指挥是1994年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爵位、年仅48岁的西蒙·拉特勒。他是继汉斯·冯·比洛(5年)、阿尔图尔·尼基什(27年)、威廉·福尔特汪勒(25年)、赫伯特·冯·卡拉扬(35年)、克劳迪奥·阿巴多(12年)之后的第六任首席指挥。这还不包括在战后年代短暂地担任过指挥的莱奥·勃夏德和塞尔焦·切里比达克。上个世纪初,柏林爱乐乐团在尼基什时代创造了独特的质量;在福尔特汪勒时代成为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作品的权威诠释者;在卡拉扬时代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和精湛。(本报柏林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