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倪志红 餐桌上品味健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2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倪志红 餐桌上品味健康
  本报记者 王淑军
  今年春节,家住青岛福州路小区的倪志红女士同往年一样,准备了海参、鲍鱼等各种海鲜,但略有不同的是,她还多买了一些精致的蔬菜和水果,还有小米、玉米面等粗杂粮。这样准备,倪女士自有她的道理:“现在越是过年越要讲究营养平衡,买的蔬菜水果价格高点,但绿色、卫生、新鲜。这些年春节常在外面吃,多是鸡鸭鱼肉,回家就应多来点清淡、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
  34岁的倪志红是一家证券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谈起从小至今春节饮食的变化,她连说“变化太大了”。
  “上世纪70年代那会儿我还小,最希望多吃点肉食和海鲜。”倪女士记得那时家里每年都会买个猪头做猪头肉,正月里能吃好长时间肉冻,还有炸鱼、虾头(当时虾身供出口),蔬菜不多,每天总是吃撑了。“最喜欢肉丸子,我爸一直记得我7岁时说过一句话‘要是天天吃肉丸就好了’,以后爸妈还总是拿这个跟我开玩笑。”而平日里鸡蛋、肉类当时要凭票供应,菜的品种单一,主食主要是玉米饼,觉得很难吃,那时吃饭主要为吃饱。
  到上世纪80年代,年夜饭越来越丰富。“最大的变化是可供选择的食品多了,不再整天想吃肉了。”倪志红回忆说,过年不再像以前提前忙活好长时间了,饮食开始讲究花样,各种蔬菜都能买到,主食有自家做的枣饽饽、卡花馒头、炸麻花等,不再只吃猪头肉了。食品的丰富也让倪女士平日里开始讲究起营养搭配,1985年买了冰箱,不必再天天吃玉米饼,还能喝点啤酒。倪志红仍记得那时有段时间特爱吃糖拌萝卜丝,原因是“爽口又能补充维生素”。
  从吃饱到吃好,从吃好到讲究营养搭配、健康饮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很多人一样,倪女士的饮食观念在改变,而更多地与健康联系在一起。“讲健康饮食在吃饱都成问题的以前是不可能的,现在食品这么丰富,就应当讲究,比如原来不爱吃的玉米饼也开始吃一些了。如今,我们一家人个个健康。”个子高高、干净利索的倪志红,自豪地拿出她一家刚拍的全家福照片,上面她跟爱人和女儿一家三口个个身材匀称、朝气蓬勃、健康向上。“这就是明证,至少还没有发胖的。”她说。(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