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青岛两级法院的错案率低于万分之五 在全国率先实行审判长合议制 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马拉松案件” 实行院长接待日制度信访申诉案件听证制 为公正司法献忠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2
第15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法律长镜头

  ●青岛两级法院的错案率低于万分之五
●在全国率先实行审判长合议制
●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马拉松案件”
●实行院长接待日制度信访申诉案件听证制
为公正司法献忠诚
  张庆申 张杰
  这里记录着一个优秀的法院的足迹——
  1995年以来,连年被山东省青岛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标兵单位;先后两次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两次被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好法院”,被评为全省法院系统严肃执法先进单位;1998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称号;2002年1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最高奖励——集体一等功……
这个黄海之滨的优秀法院,就是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单项工作争第一,全面工作创一流”。从队伍建设到各项审判工作;从各项管理到装备建设;从执法活动到各项竞赛;从法院系统到党政各部门;从综合评比到单项评比……他们都辛勤耕耘,取得一流业绩。一切为了司法公正,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标准定位
公正司法 取信于民
  公正,是群众对人民法院信任的基础。为解决办“关系人情案”和办案不公的问题,青岛法院自1995年起便率先推出了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审判监督机制,推出从严治院、一岗双责、严格规范审判管理等多项硬制度,从而使青岛两级法院的错案率迅速降至万分之五以下,审判的公正性显著提高。
  为解决当时群众反映强烈的“马拉松案件”的问题,青岛两级法院连续3年开展集中清理积案工作,下决心解决超审限结案的现象并制定了严格的审判管理规定,实行微机跟踪管理,对将要到审限的案件承办人发出警告,督促及时结案,并对无正当理由超审限的办事人进行严格的查办处理。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使超审限现象得以彻底解决,办案效率也大大提高。
  群众信访申诉,也是涉及百姓利益的大问题。从1995年起青岛两级法院办案数量便以20%多的幅度递增,近两年每年办案数量达10万余件,涉及几十万当事人,其中群众信访申诉的总量也随之增加。青岛两级法院自1998年起组织了大型的两级法院院长公开接访活动,集中解决群众上访及上访老户的问题,对上访案件统一登记清理,交由相关的庭室和基层法院办理,实行集中督办制度逐一落实问题,使群众信访得以有效解决。如今,他们建立了每周二院长接待制度和庭长预约接访制度,把信访工作落到实处,使群众信访数量大幅度下降。
  审判长合议制
一场最广泛最深刻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保障司法公正,改革审判方式势在必行。青岛中院院长任群先看得很远:“如果不触及审判权的调整,我们的审判方式改革将永远在浅层次徘徊。如果法官队伍不改变,保证司法公正就会成为一大难题。”
  正是这种深层次的思考,促进了更深层次的改革。青岛中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审判长合议制,如一块巨石投向了平静的湖水,在全国司法界激起了浪涛。以确定法官员额、遴选优秀法官、法院队伍不同序列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现在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了,但1998年青岛中院进行这项改革的时候,全国尚无先例,这种探索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智慧。
  这是在宪法、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的一场最广泛、最深刻的改革,改革涉及8个审判庭的110多名法官。全院根据案件量核定了各审判庭的法官名额,决定配备33名具有审判长资格的优秀法官。个人自荐、专业考核、公开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核……根据个人得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在青岛中院遴选出的33名具有审判长资格的优秀法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16人,大专学历的17人;年龄在40岁以上的有6人,年龄最小的只有31岁。遴选上来的具有审判长资格的选任法官,主要职责是开庭审理和裁判,审判权和裁判权真正合二为一,而开庭前的一切事务则交由助理法官处理,由此解决了审判主体的层次划分和行使审判权的阶段分工问题。
  审判长合议制明显促进了司法的公正、效率。青岛出租汽车公司职工孙某与第二人郝某出租车转租纠纷案,孙某不服一审判决,具状上诉。青岛中院受理后公开审理,整个庭审判决仅用了80分钟。面对维持原判的判决,孙某口服心服却又不无惊讶:“该说的话都说透了,但没想到会这么快就判决!”
  铁的队伍
“紧箍咒”常念
  “你今天按‘公正、依法、守纪、勤奋、热心、耐心、细心、文明’的要求做了吗?”“谁为法院增光添彩理应受到大家尊重”“谁为法院抹黑请自动下岗离职”……在青岛中院的办公楼内外,这样的警示标语随处可见,在法官们忙碌的身影面前,这些警示牌冷静地矫正着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提醒执法者要做到司法公正。
  和其他法院的情况一样,青岛中院的法官们也时时面临着金钱、权力甚至女色对法官操守和公正裁判的挑战。如何构筑起坚实的反腐防线,让天平永不倾斜,始终是青岛中院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运转中的链条总是在薄弱处断裂,战场上的防区也最容易从结合部突破。青岛中院从这样的一般规律和法院工作特点出发,注重抓好关键时机和重点环节的廉政工作。每逢重大节日,每当召开全院大会,领导们总要给全院人员“打个预防针”,反复要求大家对自己要“掌好舵”、“过好关”。新年伊始,该院的第一个重要会议,都是党风廉政建设会。
  抓廉政,靠教育,在思想上常念“紧箍咒”。如今,青岛中院的法官们人人都有一册《廉政建设制度汇编》,为的是让警钟在大家耳畔和心中长鸣。
  抓廉政,靠制度,从管理上筑起“防火墙”。早在1994年,青岛中院就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实行了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并在规范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了今天的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先后有数名法官因为办错案受到了处分。
  抓廉政,靠监督,把审判权置于“阳光下”。近年来,青岛中院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抓好廉政监督工作。他们成立了违法违纪举报中心、“天平热线”值班室,实行了院长接待日制度和信访申诉案件听证制度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