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3
第9版(理论)
专栏: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
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施虹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只有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才能保持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才能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顺利健康发展。
  农民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二是乡镇企业;三是外出务工。从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看,由于城镇就业压力大,农民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不高,以及一些地方对农民工不合理的歧视政策,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从乡镇企业看,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近几年出现下降趋势,这既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有关,也与乡镇企业的产业分布不合理有关。乡镇企业大多从事第二产业的生产经营,第一、第三产业中乡镇企业的比重很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乡镇工业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必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从而使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相对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但由于我国乡镇企业布局比较分散,工业化没有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落后于农村工业化的进程,第三产业也就没有相应发展起来。从纯农业收入看,由于目前粮价已基本到位,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不大,因而增加农民的纯农业收入需要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上下功夫。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则由于农户生产规模太小而受到限制。扩大农户生产规模关键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但由于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没有与城镇化结合起来发展,导致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所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深层因素是城镇化水平太低。
  由此可见,把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此,首先要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明确各级城镇的定位和分工,形成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其次要搞好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避免遍地开花。因为小城镇的发展存在“人口门槛”,如果人数太少,不可能形成城镇的聚集和扩散效应。第三要促进小城镇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提高企业聚集效应,使小城镇的发展有主导产业的支撑,使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具有规模效益,并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第四要放开对农民进入小城镇的限制,改变对进城农民的歧视,给予其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