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昏迷六十小时 生命转危为安 北医三院成功救治危重患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3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昏迷六十小时 生命转危为安
北医三院成功救治危重患者
  本报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功抢救了一名昏迷60多个小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目前,该患者已康复出院,行动如常,语言清晰。
  1月7日下午5时左右,清华大学张先生突然觉得胸部不舒服,随后昏迷。当他被送到北医三院急诊抢救室时,脸色青紫,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心内科张福春、李海燕两位副主任医师迅速赶到,与急诊室护士一道投入紧张的抢救,进行气管插管和胸外按压。当按压至40多分钟后,患者开始出现较规则的心室跳动,随即又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在此后的40余分钟里,患者反复室颤,医生先后电击30余次,注射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心跳终于恢复。虽然进行了积极的复苏抢救,但患者的病情仍极不稳定,神志昏迷,血压很低,且伴有反复严重心律失常。心电图显示,患者出现急性前壁大面积心肌梗死。在危急关头,医生果断地为他实施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的一支主要血管完全闭塞。于是,他们立即为患者施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并对闭塞的血管做了导管介入治疗,迅速开通了血管,恢复了心肌供血。在抢救近4个小时后,病人病情趋于稳定。在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60多个小时后患者苏醒,4天后记忆恢复并能正常讲话。一周后,患者心功能基本正常。
  指挥抢救的毛节明教授说,病人心跳呼吸停止约20分钟,抢救的希望已经很小。张先生的生命奇迹,主要归功于医院建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绿色通道”,加上心脏外科、神经内科、急诊室等科室的通力协作,以及医务人员永不放弃的责任意识。
  (白剑峰 张秀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