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回溯美国最近两届世博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3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回溯美国最近两届世博会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爱成
美国举办世界博览会最早可追溯到1853年在纽约举办的第二届世博会,最近的两届距今20年,总共有10次之多,是世界上举办世界博览会最多的国家。虽然往事遥遥,但当记者今天踏访世博会举办地的时候,设身处地剖析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仍可感受到它的深远影响和历史价值。
  1982年,美国在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举办了以“世界能源”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那次世博会举办得非常成功。首先,主办者通过举办这次博览会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并在世博会结束前,就全部还清了从43家银行获得的所有筹备资金3000万美元贷款。
  其次是通过这次博览会使诺克斯维尔市的城市设施借机得到很大的改善。东田纳西历史协会公关部主任沙尼·莱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博览会举办前,该市的商业中心和许多居民区已转向郊区,市中心人去楼空,逐渐萧条。经过世博会,现在的市中心有了风景优美的公园、雄伟的博物馆、壮观的会展中心等,既恢复了商业中心的繁荣,也成了文化教育的基地。尤其是市区交通枢纽的建设和两条州际公路的改建,使整个城市不仅向外扩展,而且充满活力。
  三是提高了该市的知名度,并使市民见了大世面。莱恩说,当时这个只有18万人口的城市,在184天里引来了国内外参观者1112万人次。他特别提到中国首次参加那次博览会是他们获得成功的重要方面。他说,那时他13岁,没有离开过家乡,在那里他见到了中国的万里长城,欣赏到俄罗斯的芭蕾舞、波兰的音乐。他说,世博会使他们开阔了视野,融入了世界。
  他说,那次世博会是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的情况下举办的,其所以能够成功,是由于一开始就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里根总统还亲自出席了开幕式。由于政府和民间企业的支持,保证了资金充足。联邦政府为博览会至少直接提供了1250万美元作为开办的保证资金,州政府提供了1000万美元,市政府仅在博览会购置地皮设施上就提供了1160万美元,还有其他一些费用。另外,自该市获得主办权之后,在改造两大州际高速公路方面就得到了2亿多美元的资金。加上参观者人数远远超过预计,门票、纪念品的收入颇为可观。因此,这次博览会是一次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双赢的盛会。尤其是给城市的后来发展带来无穷的后劲。由于从中收益良多,去年该市还为纪念这次世博会20周年举办了各种庆祝活动。
  1984年,离诺克斯维尔不远的美国港市新奥尔良也举办了以世界河流及水资源为主题的世博会。不料这次博览会却在筹备和举办过程中历尽挫折,尤其是资金方面。博览会未等开幕,组织者就宣布破产。最后是州政府拿出3000万美元的公共基金,才得以如期举行。
  据路易斯安那州议会提供的数据,那次世博会预算为1.87亿美元,实际上花了近2个亿,而实际收入只有1.08亿,亏损9000多万美元。那次世博会组委会副主席吉姆·布兰德先生回忆说,那次世博会在举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素很多。但他认为首先是没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那次博览会的组织者完全是私营企业和公司。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市政府开始基本没有参与。因此在资金方面与诺克斯维尔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说,1982年世博会得到联邦政府的间接资助加起来达3亿美元,另外还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场馆建设费。而新奥尔良世博会只得到联邦政府1000万美元的美国馆建设费,其他费用均为私人企业组成的组委会承担,因此在9000万美元的亏损中,私人企业损失了5000万美元。而博览会结束的清场、设施修复等其他后续工作,本来也应由组织者负责,结果也因没有资金,最后由政府出资500万美元收拾残局。因此他认为,没有政府的支持和介入很难成功。
  其次是组织者对那次世博会的估计和期望值过高。他们以上届及以前博览会的参加人数为基数过高估计了参观人数,许多人当时甚至觉得吸引1100万人都是个保守数据。结果总共只来了730万人。原计划仅门票收入就可达1.135亿美元,结果只有5400万美元的收入,纪念品、旅馆、饭馆等各方面的收入也都大打折扣。
  三是与媒体关系不融洽。媒体从头到尾都是负面报道。筹备之时,媒体就报道说,由于组织者资金上出现问题,可能不能按时完工、按时开幕。后来又报道说,世博会开幕后交通会严重堵塞,并大量报道市政府与组织者在场馆建设和场地服务方面互相扯皮及矛盾。其间,当地报纸还在头版批评组委会主席。开幕后仍把矛头对准经济问题,而没有把重点放在世博会展览和艺术表演方面。这些负面报道的影响很大。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参观者的热情。
  四是上述两个世博会在时间和地点上相距太近。加之当时美国国内经济不太景气,而迪斯尼在佛罗里达建新纪元“万国馆”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也都抢走了不少世博会的赞助商和协助者。
  布兰德说,尽管当时遇到过不少难题,但那次世博会对新奥尔良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后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还是成功的。在密西西比河沿岸,记者走在当年世博会举办的地方,看到一片繁荣景象:博览会留下的许多建筑,仅会展中心就有一英里长,每年有各种会议在这里举办;沿河游艇码头、综合娱乐中心、鳞次栉比的商店、高级旅馆、饭店,车水马龙,好不热闹。会展中心的两位老人说,20年前,这里是一片破旧的仓库和废地。要不是世博会,哪有这里的今天。
  该市历史博物馆的斯达西女士说,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不是世界博览会,本地区要达到这样的繁荣发达程度,至少要几十年才能实现。(附图片)
  1984年的新奥尔良世博会为密西西比河沿岸带来了繁荣。刘爱成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