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国家兴衰探源的新视角——读《公共职位论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4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国家兴衰探源的新视角
  ——读《公共职位论纲》
  包心鉴
  一部人类文明史可以具体化为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勃兴衰败史,而对国家和民族兴衰谜底的探寻倾注了史家和学人的大量心血。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振海的新作《公共职位论纲——政府职位的属性与配置机制研究》,尝试从新的视角——公共职位角度对这一问题作出解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公共职位在该书中特指职位族类中最具公共性的部分——政府职位,即由公共税收供养、行使公共权力,包括整个政府部门中的、由公职人员充任的一个个具体岗位。把公共职位作为分析国家兴衰的一个视角,英国科学史大师李约瑟博士早已提出,但没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和深入探讨。
  那么,公共职位的配置方式是通过什么机理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兴衰的呢?该书认为,公共职位的稀缺程度和供需状况对公众的职业态度与选择产生诱导,使社会的人力资源流向和布局得到回应,进而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当公共职位地位凸显、含金量高的时候,需求者众,得之者寡,就会带来人力的盲目流动,造成浪费;当公共职位进入机制不畅时,则把一些合适的人才堵在公职门外,就会影响机关效率,影响对经济社会的有效管理;对公共职位充任者的素质要求、待遇安排、提升导向等都会成为重要的刺激信号,对公职人员和公职需求者产生正导或误导,影响其关注点与着力点,进而影响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等等。作者进而得出结论,公共职位的进入机制与配置方式诱导社会的职业欲求、影响公众的择业倾向和整个社会的人才流向,是决定公职人员质量和政府效率的基本要素,是显示社会民主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并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兴衰。适者适位,是最佳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它体现着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从总体上讲,该书的分析是值得称道的,这当然并不意味着作者所作的研究已经尽善尽美了。但作为一项探索,它至少为人们思考国家兴衰问题提供了一个角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