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羊年的首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对此,国家气象中心作出了准确预报——寒流难逃“气象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5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羊年的首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对此,国家气象中心作出了准确预报——
寒流难逃“气象眼”
本报记者 彭俊 朱隽
  寒流来势凶猛
  来自西伯利亚的较强冷空气2月9日起影响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羊年的首次强冷空气来势凶猛,让北方刚刚抬头迎春的气温直线下降。
  北京2月9日早晨刮起四五级大风,瞬间风力达六级。大风携带着冷空气使北京的气温急剧下降。9日下午的气温比8日下午低了10摄氏度,10日早晨5时,气温更是下降到零下7摄氏度。
  强冷空气携带着狂风南下,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9日早晨开始,河南全省降雨。随着气温降低,下午到傍晚转为降雪,直至晚上8时以后全省降雪才完全停止。据悉,10日河南全省高速公路被迫全部关闭。
  当晚,京广线许昌段列车电网被九级大风扯断,受其影响京广线铁路中断16个多小时,造成大批列车晚点。
  冷空气一路向南。10日晚8时起,武汉气温骤降至零下2摄氏度,天河机场关闭。11日早8时,机场虽重新开放,但由于不少飞机机身表面结有冰霜,无法按时起飞。
  天气预报提前告知
  据国家气象中心的天气预报员杨贵名介绍,在气象中心2月6日发布的天气公报中已对此次降温过程做出预报。从实际情况看,公报对冷空气影响时间、范围的预报基本准确,只是对于南方的降温幅度估计略小。
  此次预报之所以能够做到基本准确,这与相对严密的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有关。杨贵名介绍说,气象部门在发布天气预报之前要经过气象资料收集、资料处理和预报员会商等阶段。初始气象资料来自在各地分布的气象观测站,他们要收集横向囊括全球、纵向从地面直到上百公里高空的气象资料。因为只有掌握尽量多的资料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预报结果。资料收集结束后,预报结果的得出还要依赖于计算速度快、容量大的计算机,目前我国进行资料处理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3840亿次/秒。以这样的计算速度,假设资料收集在晚上9时半左右结束,计算机从10时起开算,计算结果要到第二天早上6时半才能得出。预报员会商是指在发布气象预报之前,预报员要进行讨论商量,就像医生为病人会诊一样,尽量把预报的误差降到最低。
  杨贵名说,气象预报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有时也会出现误差,其原因在于预报员在处理资料时,主要依据的是那些较大的、相对稳定的气象因素,一些小的、不太稳定的因素通常会被滤掉,但有时恰恰是那些被滤掉的因素造成了天气变化。
  仍需管理配合
  天气预报的及时准确还需要有关管理部门的配合,才能使突然变化的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2001年12月7日北京的那场雪让很多人记忆犹新。那天傍晚以后,北京市城市道路路面温度骤降,白天下的雪融化后由于温度低而结冰。北京市内环城公路的入口、支路和立交桥路面结冰,造成马力小的车辆不能爬坡通行。一场1—2毫米的降雪让北京的交通瘫痪了数小时,许多市民被困在回家的路上。据介绍,造成此次交通大瘫痪除气象部门因素外,有关部门应对不及时也是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为避免类似“高影响事件”再度发生,一方面需要气象部门对类似的弱天气过程可能造成的气象灾害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强对“高影响天气”的监测和预测研究,拓展城市气象服务内容,同时有关部门应完善管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