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北京从猪肉与蔬菜入手,推出了“食品放心工程”,对食品安全进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7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北京从猪肉与蔬菜入手,推出了“食品放心工程”,对食品安全进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
本报记者 王建新
  目击:实施“场厂挂钩”和“场地挂钩”,从源头抓起
  2月11日21时左右,北京市朝阳区弘善批发市场渐渐热闹起来,一辆辆满载鲜猪肉的货车带着风尘,鱼贯进入市场。记者看到,在市场门口,管理人员都向车主索要“鲜肉批发进场证”,经核实,车才能进入场内。刚进入市场门口,又有管理人员打着手电筒,认真查看生猪胴体上打印的厂家编号、出厂日期和检疫章,并仔细进行感观复检,经检验合格后才允许零售摊主选购。朝阳区工商局市场科科长王跃告诉记者,自北京市推行“食品放心工程”以来,规定对进入北京市场的猪肉、蔬菜实施“场厂挂钩”和“场地挂钩”,全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必须与定点屠宰厂挂钩,所有零售市场必须经营定点屠宰厂的鲜肉。
  次日上午,记者再次搭乘北京市自今年2月1日开始起用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来到目前北京最大的综合零售市场——东郊综合市场采访。在72号摊位上方,除挂有营业执照、动物防疫合格证、卫生许可证外,还在醒目处挂着“本摊位产销挂钩单位”,明确写着:十八里店兴华屠宰厂。摊主王建平边忙边回应着记者:“我们这里同他们签订了‘场厂挂钩’协议,没协议的在这儿不准出售。”东郊市场总经理陈景明告诉记者,消费者购买猪肉时,可以要求查看“北京市生活消费品市场肉类复检票”,索要消费“信誉卡”,上面写有销售时间、经营者摊位号、摊主姓名和生猪货源编号等。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根据号码进行全程追溯。
  在载有计算机等各种仪器的快速检测车上,年轻的检测员刘磊从大白菜上切取一克叶片,加入专门配置的溶剂,检测大白菜的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大约半小时,结果表明被检测的蔬菜与猪肉一切正常。
  记者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北京市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一个侧面。北京市工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北京确定外埠“场厂挂钩”定点屠宰厂40余家,“场地挂钩”蔬菜生产基地400余个。
  解读:标准准入、动态监管、警示退出,实施全程监管
  “民以食为天。”作为特大型消费城市,北京城近郊区市场每日上市蔬菜超过1000万公斤,生猪约1万头,牛羊肉约35万公斤。其中,蔬菜70%、生猪超过50%来自外埠。但北京流通领域的食品质量却一直不能让人放心。2001年北京市卫生局的抽查表明,约有37%的蔬菜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严重超标等问题,约28%的猪肉含有“瘦肉精”。群众戏称:几个部门管不住一头猪,管不好一棵菜。
  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放心菜”?去年上半年,北京市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建立起“食品准入制度”,推出了“食品放心工程”,并首先从与群众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猪肉、蔬菜开始实施。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张志宽介绍,北京市实施的“食品放心工程”,根本在于通过在进入市场环节实施食品标准准入、在市场交易环节实施动态检测监管、在退出市场环节实施警示退出机制,对食品安全进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以市场换产品,以市场换质量,以市场换安全。
  “食品放心工程”的核心是安全卫生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市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李晓梅介绍说,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北京市制定了《猪肉安全卫生要求》和《蔬菜安全卫生要求》,同时对上市猪肉和蔬菜的包装、贮存、运输等也作了详细规定,鼓励和引导安全、无公害、绿色农副产品进入北京市场,将不符合标准的农副产品拒之门外。
  同时,贯穿生产、运输、销售全过程的检测体系正在形成。全市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与零售市场均设有内部检测室,各类市场与检验机构也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今年2月1日开始起用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已进入各类市场,对食品安全危害和隐患进行查处和控制,发现问题予以警示,问题严重的立即清出市场。对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产品,在发现后4小时内实现全市下架。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6家生猪定点屠宰厂因产品质量不合格等被清出市场。
  启示:依法建制是根本
  “食品放心工程”虽然实施不到一年,还存在一些漏洞,比如,由于蔬菜种类繁多,且产地随节令变更而不断变化,所以“管菜”远比“管肉”难度大,监管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从整体上看,“食品放心工程”成效十分明显,既让首都群众吃上了放心食品,又保证了食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表明,北京上市猪肉“瘦肉精”超标率已下降到4%左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已下降到10%以内。北京肉菜供应大户山东、河北等地纷纷主动请北京有关部门一起对当地生猪屠宰厂、蔬菜生产基地进行测评,选出与北京市场挂钩的厂家与基地,淘汰存在污染的厂家与基地。
  目前,北京市的“食品放心工程”已进入第二阶段,重点监管的食品范围已由最初的猪肉和蔬菜扩展到了牛羊肉、禽类、水产品、熟肉食品、乳及乳制品、豆制品、酱油、醋、饮用水、大米、面粉、食用油等12类,并建立了食品备案公示制度,消费者只要点击hd315.gov.cn网站,即可查询到进入北京市场的
  1000余种猪肉、蔬菜及其它食品的安全信用信息。
  一直主抓这项工作的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丁向阳说,“食品放心工程”仍在不断完善当中,重点监管的食品范围还将不断扩展,相关配套措施还将陆续出台,“最终,我们将依法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合首都市情,遵循国际惯例的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制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