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创新出实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7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创新出实效
  胡健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几个部门管不住一头猪,管不好一棵菜”,转变到全市食品安全卫生合格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根本原因是北京市对食品安全管理体制进行了创新。
  变“事后”监管为“事前”监管,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长期以来,工商人员就如同消防队员一般,哪出事就奔向哪,疲于奔命不说,效果也不理想,往往摁下葫芦浮起瓢。现在,监管的关口已前移至田间地头和养殖场、屠宰厂,从源头抓起,从仅仅监管经营者扩展到监管商品和服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切实解决市场监管中的难点,理顺了监管环节,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
  实现社会的共同监管,有效降低了监管成本,加大了监管力度。过去对市场的监管只是工商等执法部门的事,违法的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则往往想尽一切办法来逃避检测与处罚。现在,通过对不合格食品和违法经营者实行强制退出机制,并将其列入“黑名单”——“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系统”,促使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加强了自我监管;通过实施食品备案公示和全程追溯制度,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也主动加入到了监管行列,全社会的共同监管体系开始形成。
  通过实施市场标准准入制度,促使农业从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向产业化方式变革,促使北京郊区和周边省市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
  食品安全卫生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消费信心,北京市实施的这项民心工程任重而道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