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纠正学位教育的偏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7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纠正学位教育的偏失
朱铁志
新年伊始,有关教育的两则新闻先后见诸报端,不禁让人眼前一亮。一则来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该院一位副院长说,鉴于在职生难以保证时间和精力学习的事实,该院从二○○三年起,原则上不再招收在职博士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既然要读北大光华的博士,就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全日制学习。无论是国家官员,还是企业经营管理者,都不能例外。
另一则新闻来自湖南省学位办公室。为确保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从二○○一年起,湖南省学位办对前一年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始抽检,评出A、B、C、D四级,其中D级为不合格。在去年底对总数百分之十的二百九十六篇论文抽检中,发现十三篇论文质量低劣,被判为不合格。鉴于这一事实,十三名硕士生导师停招研究生一到三年。
学位教育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其质量如何,不仅关系专业人才的水平,也关系国家教育的形象。不少人反映,围绕学位教育和学位授予问题出现的种种怪现象,令人堪忧。比较典型的是“钱学交易”。所谓“钱学交易”,是指某些人绕开入学考试关、学位课程关、外语级别关、毕业论文关,通过为学校或个别教师谋取利益换得学位。以钱开路,虽然得到的学位来路正宗,却有很大水分,故被人们称为“真的假学位”。这不仅严重败坏了教育和教师的声誉,降低了学位的质量,也损害了某些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的声誉,同时,这种现象也助长了不正之风,在群众中造成很坏影响。
大力发展在职学位教育,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符合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的潮流。绝大多数在职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许多高校对在职教育也抓得很紧,成果卓著。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并不是说大学招收的在职生都是“交易生”,也不是说有的导师是得到了学生的某种好处才让劣质论文蒙混过关。但许多在职生难以全力以赴学习,有些导师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显然也是不争的事实。因而北大和湖南学位办的举措,实在是明智之举。
由于工作关系,我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令我惊讶不已的是,有的地方“博士化”、“硕士化”进度实在到了叫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有些人每天陷在繁重的工作之中,竟然在不经意间连闯数关,轻松拿下硕士、博士学位。有人不无好意地说:你既然那么看重学位,干嘛不去弄一个?一个“弄”字,叫人哭笑不得。在人们心目中如此崇高的博士学位,竟然是可以“弄”一个的。这实在是对某些学位教育的莫大嘲讽。
当下的关键,在于治理;治理的目标,在于恢复学位本来应有的尊严和声誉。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湖南学位办开了个好头,希望其他地方和院校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抓一抓这件事,在总结经验、纠正偏失的基础上,把在职教育发展得更快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