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买酒也要论资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7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买酒也要论资格
刘仲华
  每逢周末,瑞典酒类专卖公司的各个连锁店里人声鼎沸,顾客盈门。“买瓶好酒回家尝”是许多瑞典人欢度周末时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不过,对于那些不满20岁的年轻人来说,既然法律不允许他们买酒喝,那么只好拎着可口可乐之类的饮料,悻悻地看着成年人成箱地往家里搬酒。
  早就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瑞典,为减少酗酒对社会的危害,现在仍实行极为严格的酒类专卖制度。专卖使酒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品”,却更激发了瑞典人对酒的喜爱。
  瑞典人喜好饮酒的习惯古来有之。瑞典地处北欧,冬季漫长而寒冷,昼短夜长。喝酒,尤其是喝烈酒既能御寒,又可消愁度日。从公元15世纪瑞典酿造出自己的伏特加酒后,喝烈酒更是成为渔民、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嗜好。到19世纪中叶,狂饮酗酒成为瑞典人聚会时流行的风尚。1865年,瑞典人均年消费白酒多达46升。即便是壮汉,一年喝这么多的酒也有些过分。酗酒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惊人:劳动力素质降低,工伤事故持续上升,生产率不断下降。当时的瑞典政府通过调查发现,若酒类销售不加控制,酗酒风气就不可能根绝。于是,政府集思广益,寻求解决办法。不久,瑞典北部地区的一些矿业主们联合起来,建立了专门的酒类销售点,并把销售利润返还给地方政府。这种酒类专卖的制度逐步在全国推广和普及。酒类专卖有效地减少了酗酒成风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今天,从白酒、葡萄酒到啤酒,所有含酒精的饮料销售都统一由瑞典国有酒类专卖公司经营。该公司已成为由417家连锁店和580个地区代理商组成的现代化企业,每周接待消费者约200万人次。
  国营酒类专卖公司的经营活动与盈利性的私人公司最大的不同是:社会责任是其生存的基石。该公司不仅不鼓励人们饮酒,也不进行促销活动,而且还大力宣传过度饮酒对健康的危害。根据《瑞典酒法》,政府对该公司的经营有着严格的规定。公司保证所有酒类销售只能通过其连锁店和分销商进行,并限定营业时间和销售对象。2001年7月前,酒类专营店每周营业5天,周末关门。禁止向20岁以下的年轻人或明显受酒精和其他类麻醉品影响的人售酒。因此,专卖店常会要求顾客出示身份证,以确定其是否有资格买酒。
  政府还对酒类销售征收重税以抑制消费。酒税的高低由议会讨论决定。一般而言,酒精含量越高,税率越高。一瓶伏特加的税率是80%,而一瓶葡萄酒的税率只有20%。瑞典政府认为,税率是调整酒品消费量的杠杆。如果酒价下降10%,酒的消费量就会上升10%。政府通过税率和价格引导消费者逐步减少对烈性白酒的消费,鼓励人们饮用酒精度较低的优质葡萄酒。多年来的酒类销售统计表明,瑞典烈酒消费量逐年下降,葡萄酒销量逐年上升。2002年,瑞典酒类专卖公司共销售3.47亿升酒,其中烈酒销量仅为2330万升,人均年消费约2.6升,大大低于100多年前的人均年消费46升的指标。实践证明,酒类专卖是把酒类销售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好办法,这对增进个人健康和减少酗酒都有好处。
  1995年瑞典加入欧盟后,反对国家干预下的酒类专卖制度的呼声逐渐增多。不过,民意调查表明,反对者大多为年轻人,全国仍然有60%的国民支持酒类专卖制度。另外,具有百年历史的酒类专卖公司也在不断地改善服务,以赢得顾客的信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