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监督就是支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7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代新语

  “监督就是支持”
  建达
2月12日下午,新任安徽省省长在接受新闻监督恳谈会上公开表态:“监督就是支持。”这位省长表示,正确实施有效的新闻监督,是领导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有效途径,政府工作不光要接受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更要接受新闻舆论监督。
  笔者认为,这位省长的言论,不仅仅是一种表态,更是一位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后的切身体会。十六大报告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明确指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十六大报告有着深刻理解,并与自己的工作紧密结合的领导干部,才会得出“监督就是支持”这样的结论。
  要真正做到“监督就是支持”,其实并非易事。监督,特别是舆论监督,不像宣传政绩,不像报道成果,大家皆大欢喜。监督,更多的可能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领导机关的工作更趋完善。有的监督直言不讳,带有批评的成分,让人听了不舒服,但却是苦口良药。作为被监督的对象,是洗耳恭听、取其精华,去改进自己的工作?还是心生反感,厌烦恼火,认为是人家在挑自己的毛病,将监督拒之门外?这体现了一位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治修养。不久前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某地几家新闻媒体批评了该地个别公安干警的违法行为,该公安机关的领导认为是丢了他们的面子,于是给几家新闻媒体发去通知,禁止写批评报道的记者今后再去采访他们的行业。对工作、对社会、对群众都有利的正常的舆论监督,差点被扼杀。这样的事例虽然属于个别,却反映了某些人的潜意识:监督就是不给面子,就会影响自己单位的形象,是万万不能认同的。这与“监督就是支持”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监督就是支持”符合党的十六大精神,也是一种现代理念。人们常说,不受监督的权力就会产生腐败。换一种说法,不受监督的领导机关很难完成带领当地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自然,监督并不取决于领导干部愿意与否,许多法律法规对监督早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监督的制度也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起来。领导干部对监督特别是对舆论监督的深刻理解和支持,将会使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这,也许是新任安徽省省长“表态”的意义所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