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黄河故道“田专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7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黄河故道“田专家”
  司印居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万木萧疏。然而山东冠县田马园村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新景象:村中宽阔的大街两旁,一座座二层小楼拔地而起;田野中举目远望,村民们正在连片的果园里修枝打杈、刮皮抹药;100多个反季节冬暖式水果大棚里春意融融。村民们异口同声:俺村有个“田专家”,是他帮俺拔了穷根。了解“田专家”的人都说,他是“黄河故道上的科技播火人”。
  这位“田专家”,就是山东省劳动模范、田马园村党支部书记田洪勋。
  田马园坐落在黄河故道,沙丘遍布、茅草丛生。1979年开始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田洪勋,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治沙造林、打井修渠,苦干14个春秋,使世代荒凉的4000亩沙滩,成了一片“绿洲”。
  然而,单一的粮棉生产,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村里决定种果树。田洪勋和群众日夜奋战20多天,栽植了400亩红富士苹果树,种下了田马园人沉甸甸的希望。但田马园人的梦被击碎了:由于果苗质差混杂,加之农民不懂技术,苹果个头小、产量低,远没有种粮棉合算。
  1994年春节刚过,田洪勋踏着冰雪,顶着寒风,踏上了寻觅名、优、稀、特果树品种的征程。他几乎走遍了辽宁、山东近百个市县和农村的果园。2000年春天,他去潍坊出差,在水果超市里看到一个新品种黄金梨,便花30元买了一个。经专家论证,这一品种适宜在鲁西沙壤土地生长。他很快筹集资金买了5000株树苗,种植了100亩。3年后,黄金梨一上市就卖了个好价钱,每公斤竟卖到10元钱。
  引进的果树品种多了,技术要求也高了,田洪勋买来有关果木栽培的书籍,订阅了《科技日报》和《农村大众》等多种实用科技报刊。靠着一股拼劲,他写下了10多本、1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探索,田洪勋掌握了过硬的果木栽培本领。平日里,田洪勋总爱带着嫁接刀到果园里溜达,帮人家修枝、打杈,作示范,帮一家家农民解决了技术难题,全村很快脱贫共同走上致富路。去年,全村水果总产400万公斤,农业总收入1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6500元,一跃成为山东有名的“小康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