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应用是信息化的关键——访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7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

  应用是信息化的关键
——访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
本报记者 冉永平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的核心是应用
  ●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环节
  通过10多年来对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不懈努力,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主要领域,对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这样认为。
  首先,企业信息化稳步推进。企业通过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改进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一批重点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出现了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较成功的典型。国家重点企业中,80%已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或管理信息系统,50%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一些企业开始实施MRPⅡ或ERP系统。CAD在重点企业基本普及。CAD应用的投入产出比达1∶17。对50多家CIMS应用示范企业的统计表明,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1/3—1/2,生产周期就缩短20%—50%。
  其次,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发挥显著作用。电力、石油、冶金、机械、采矿、建材等行业信息技术应用进展迅速,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如电力行业基本普及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厂电站自动化监控、电力计算机辅助设计。冶金行业主要大型钢铁厂都采用了较为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CIMS在宝钢已进入实质性的开发和应用阶段。
  此外,行业应用成效卓著。在金融、交通、通信、教育、新闻等社会服务领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和推广一系列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建成了一批综合性、基础性数据库。金融信息网络、交通管理系统、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数字图书馆等信息技术应用工程建设成效明显。
  但是,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应用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对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认识不够深入,重视程度不够;政策法规滞后,统筹协调不足;投资不足,基础工作薄弱等。
  苟仲文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的核心是应用。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今后将积极推进,重点突破,把改造传统产业作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重点。当前传统产业的发展还是靠大规模的投入和粗放式的经营,而不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集约化生产。改造传统产业的任务非常繁重和急迫。信息技术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倍增性,在传统产业改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九五”期间,“倍增计划”的投入产出比达1∶4.5,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的效益十分显著。例如在机械制造业,CAD覆盖率达到10%,用微电子技术控制的生产设备拥有量占生产设备总值的15%,初步改变了设计和控制技术水平较低的状况。
  他强调,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环节。应当把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作为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要围绕创新产品、提高附加值、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普及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同时,要促进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要大力推进金融、教育、科技、交通、民航、铁道、旅游、服务等社会领域的信息化,以社会信息化带动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发展。特别是要在大中城市大力推进社会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实现城市居民的生活数字化,然后逐步向全国推广,实现全社会的生活数字化,让信息技术真正给老百姓带来方便和实惠。
  他说,只要牢牢抓住应用环节,真正让信息技术融入其他行业,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信息化自身也会得到健康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