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从日立餐馆看多种经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7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各抒已见

  从日立餐馆看多种经营
阿朱
日立公司在人们心目中是个大公司,但笔者讲的是它的一件小事。
  在一次采访中,日立(中国)公司的总经理久田真佐男说:“如果您到苏州采访,一定要到我们日立开的日本料理餐馆去吃吃正宗的日餐。”笔者只知道日立生产电机、电梯还有电视等产品,从没听说它还开餐馆,很是好奇,于是一番刨根问底。久田总经理介绍道,在日本,日立总公司早先也像中国许多企业一样,开办过自己的食堂。因为食堂饭菜做得好,大受员工们欢迎。食堂越办越好,逐渐开始为公司以外的人提供服务,最后日立索性成立了一个专门经营餐馆的公司。这个日立的“餐馆公司”经营得相当成功,还在许多国家开了分店呢。
  当然,这样一个公司与日立的主业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做机电产品、做家电产品的资源与做餐馆是无法共享的,如果亏损,日立岂不背上一个包袱?久田总经理说,日立公司对这样的公司有一点“特殊政策”,在三两年内对它小有扶持,如果它能赢利,就让它完全独立经营;如果它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的能力,就果断关闭。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多种经营是很常用的一招。很多国有企业主业辅业分离时通过搞多种经营,确实走出了一条生路。据有的省、市分析,大约有1/3的下岗职工通过这条道路找到了就业岗位。但有些企业在主辅分离后,不但没有从多种经营中受益,反而还背上了更重的包袱。究其原因,往往是主辅分离后的单位形式是新的,但体制没有创新,是原有企业的“克隆”,从产权到用人到经营机制,完全没有按市场竞争的要求来重新构造。相当一部分分离企业长期依赖母体企业的扶持,其多种经营的业务也无法长大。
  日立的经验表明,多种经营确实可以当成企业的一条出路,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方法搞。日立的餐馆能实现跨国经营,既因为它是日立的,更因为它是市场的。如果我们的国有企业对分离出的单位不仅有扶持,更令其脱胎换骨,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说不定也能成就一个新的跨国企业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